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双向成长——大学生与乡村孩子的暑期邂逅

发布时间:2025-08-23 关注:

来源:“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

2025年8月12日清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整装待发。在队长朱益凡的带领下,这支平均年龄21岁的队伍踏上了前往扬州市宝应县的征程。
课堂上的智慧火花
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互动性强的课程。科学课上,孩子们通过小实验了解光的折射原理,感叹到原来日常所见的太阳光竟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美术课上,他们用树叶和彩纸创作拼贴画,每一幅画作都充满了孩子们各种各样的创意与灵感;音乐课上,志愿者教唱励志歌曲,孩子们认真地跟着学唱,清脆的歌声回荡在教室里。
“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激发兴趣。”志愿者队长朱益凡说。她注意到,一些起初害羞的孩子在鼓励下逐渐变得活跃,甚至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之前一些不喜欢上课的孩子们在新的教育方式下逐渐变得活跃起来,甚至可以抢答老师提的问题。

研中学,学中乐
下午的研学活动中,孩子们走进宝应中学,体验了一把“高中生”的生活。在实验室里,他们亲手操作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在体育场上,与志愿者一起踢足球、打篮球,欢声笑语不断。
大运河边的实地教学更是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志愿者结合地理和历史知识,讲解运河的古今变迁。孩子们边听边记,有的还画下了运河的风景。
心灵的触动
"与其说我们教会了孩子知识,不如说孩子们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一位志愿者在总结会上动情地说。
孩子们围着志愿者问:“老师,你们明年还来吗?”一位志愿者在日记中写道:“他们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动力,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意义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爱与希望。”  临别时,孩子们塞给志愿者的野花和图画,是这个夏天最珍贵的礼物。这场特殊的暑期实践,志愿者们触摸到教育最本真的模样,也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在这个夏日的清晨,一切都是新的。露珠会蒸发,晨雾会散去,但这些被晨光温柔抚摸过的瞬间,将永远定格在志愿者的记忆里,成为他们支教岁月中最清澈的注脚。
作者署名:通讯员王天天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