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清晨,阳光照耀在大地上,几位身穿志愿者服装的青年志愿者整装待发,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在组长朱益凡的带领下,带着精心准备的教学物资和活动方案,前往扬州市宝应县小太阳教育托管中心,开展为期一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教培活动。他们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期待,旨在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心理陪伴和文化熏陶,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行动启程,诠释青春担当小太阳教育托管中心里面的孩子大多因为父母繁忙的工作而无法照看而被送到这里,大多为四五年级的学生。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繁忙,暑期缺乏陪伴和学业指导。志愿者团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包括课业辅导、兴趣拓展和户外实践等内容。
为了更好的进行这次活动,志愿者组长与机构及工作人员进行了许多的对接工作和沟通交流,但是仍然遇到了许多计划之外的困难,但是他们带着激情与努力一步步的克服解决这些难题,做到了不屈不挠,勇敢向前。
学业辅导,创造心灵陪伴上午,志愿者们准时开始课程。他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学业水平,分小组开展针对性辅导。在英语课堂上,志愿者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帮助孩子们记忆单词。设计了单词接龙和情景对话环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数学课上,又尝试通过将抽象的几何模型转化为生活化案例,引导孩子们理解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除了学业辅导,志愿者们还特别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暑假生活,帮助他们订正暑假生活里的困难,帮助了许多小朋友。有些小朋友的性格内向,起初不愿与人交流,志愿者陪她们画画、聊天,逐渐打开了她们的心扉。
走出课堂,感受文化自然下午,为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志愿者们经家长同意后,精心策划了下午的户外活动,带着孩子们走出课堂,感受文化与自然。
他们带领孩子们参观了江苏省宝应中学。在这所百年名校里,孩子们走进图书馆、实验室,感受浓厚的学习氛围。宝应中学的老师还为孩子们讲述了学校的历史,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参观完宝应中学后,志愿者们又带领孩子们来到大运河风光带宝应运堤段。碧波荡漾的运河、古朴的堤岸和穿梭的船只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志愿者结合大运河的历史,给孩子们讲解了这条“活态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对于志愿者们来说,这次实践也是一次深刻的成长体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服务社会、锤炼品格的重要平台。这次活动展现了南师泰院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也为留守儿童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活动结束时,志愿者们与孩子们约定,未来将通过线上平台保持联系,持续提供学业辅导和心理支持。团队还计划将此次实践的经验整理成册,为后续的志愿服务提供参考。
炎炎夏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用知识传递希望,用陪伴温暖童心。他们的脚步未曾停歇,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青春与童真相遇,碰撞出最动人的火花。

作者署名:通讯员 范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