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7 关注:
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团委
为传承红色精神和缅怀革命先烈,在新时代用普通话讲好老故事,“千里筑桥”哈尔滨工程大学赴广西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队于7月19日至7月20日,在广西昭平县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教育活动。
7月19日,志愿队走进马江镇清州村,与乡镇干部一同来到村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祭奠剿匪英雄。纪念碑下,队员们满怀崇敬,向剿匪烈士深深鞠躬。
祭奠结束后,队员们转至清洲村村委会。在乡镇干部与驻村第一书记的协同翻译下,大家静静聆听当地老支书讲述孙发益、余应有和董长胜三位烈士的英雄事迹。
简短故事承载着沉重回忆,三位年轻战士的英勇事迹深入人心,那用身体破门的情节更令人动容。故事讲完后,老支书仍一遍遍补充着细节,似要将滚烫的记忆嵌入队员的心间。“记深点,记牢点”的朴实嘱托重若千钧,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月20日,队员们早早起床,先后前往昭平县孙中山雕像与革命烈士纪念碑瞻仰祭奠,深切感受这座城市厚重的革命历史底蕴。
当日下午,队员们转至昭平中学继续开展教学活动。他们巧妙融合推广普通话与爱国主义教育,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从当地家喻户晓的红色故事到哈工程血脉相传的军工精神,从古代昭平令人神往的秀丽风景到现代昭平震撼人心的雄伟基建。这节别出心裁的课程,既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又在他们心中悄然刻下鲜明的红色印记!
此次昭平之行,志愿队不仅让红色故事在普通话的传播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更让红色精神跨越时空,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未来,他们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让推普之桥连接起更多乡村,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持续传承。
本次推普活动虽已结束,但动力学院暨至工书院志愿团队的担当与奉献仍在延续。此次实践是学院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为学生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未来动力学院与至工书院将会持续鼓励学生投身社会服务,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