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边疆筑梦青春行,石榴籽聚民族情

时间:2025-07-27 关注:
边疆筑梦青春行,石榴籽聚民族情
石榴结籽,心手相连;青春向党,情系边疆。为深入学习领会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服务边疆、增长才干。2025年7月,重庆师范大学“丝路青春·渝见哈密”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外国语学院)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开启了一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调研边疆外语需求、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为核心任务的青春实践之旅。
推普课堂润童心,文化交融沐春风
7月18日下午,巴里坤县广东路社区“红领巾小课堂”内笑语盈盈,外国语学院实践团队精心准备的普通话推广课堂,为当地各族儿童打开了一扇认识山城重庆的窗口。院党委副书记曹丽亲切生动的介绍,点燃了孩子们对千里巴渝风情的好奇心;指导老师杜佳的趣味英语互动,让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亮光;课堂上,实践成员以壮美的“长江三峡”图片为引,带领孩子们齐声朗诵诗歌。互动环节,一位哈萨克姑娘热情介绍了巴里坤的风土人情,言语间满是对故土的挚爱。课堂尾声,写满祝福的重庆风景明信片与孩子们纯真的笑容相互映衬。这一刻,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语言文化交流的强大力量,既锻炼教学与沟通能力,也激励他们未来为民族交融、文化互鉴的宏伟画卷增添一抹亮色的青春色彩。
 
走访问需民族间,边疆实情细探研
深入基层,倾听最真实的声音。实践团队活跃在巴里坤县的街巷社区,围绕“边疆地区中小学生英语学习需求与现状”展开扎实调研。他们带着问卷叩开居民家门,怀着真诚走进社区服务中心访谈。一份份翔实的问卷、一句句质朴的心声,汇聚成宝贵的调研数据,为未来精准对接边疆语言服务需求提供了坚实支撑。穿行于边疆小城,团队成员们不仅锤炼了跨文化沟通的实践能力,更深刻领悟到此次语言在促进交流、连接不同群体中的关键作用。
 
渝疆欢歌庆华章,同心共叙石榴情
此次实践的高潮,是一场圆满成功的“青春思政”主题文艺展演。实践团队为当地群众献上了一场充满浓郁渝疆风情的文化盛宴。外国语学院实践团队成员参演的情景歌舞《有一座城市叫重庆》,将山城的独特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排练时的汗水与欢笑,终在舞台化作璀璨绽放的光芒。演出里的每一次交流、每一次配合,都让“语言交流、情感沟通、文化互鉴”的平台更加宽广。当《团结就像石榴花》的旋律在掌声中经久不息,那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深情,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参与者心间,成为一堂最生动、最感人的“行走的思政课”。
 
从推普课堂上孩子们清亮的眼眸,到调研走访中居民坦诚的话语,再到展演舞台上经久不息的掌声与欢呼,实践团队成员身上都饱含着青春的激情,也传递着奉献的温度。他们在互动中播撒知识的种子,在倾听中触摸边疆的脉动。这场深入祖国西北边疆的“大思政课”社会实践,让青年学子们深刻认识国情社情,更将“服务社会、奉献边疆、促进团结”的信念,熔铸为青春最闪亮的底色。
稿件来源:重庆师范大学
日期:2025年7月23日
通讯员:李玉婷
 
作者:李玉婷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