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康韵传乡,健康种籽的乡土萌发

时间:2025-07-23 关注:

  七月,厦门医学院暑期三下乡“杏林守暖,颐康同行”实践队,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将健康管理的理念与实践化作颗颗种子,播撒在泉州市石狮市锦尚镇奈厝前村的乡土,期待其生根发芽,焕发乡村内生健康活力。

  图 1奈厝前村景

萌新绿,服务入乡润无声

  稻田边的服务站笑语渐起,白发老者们拄着拐杖,陆续闻讯而来。健康宣讲的轻声细语,如甘泉般缓缓渗入心田。当老人们捧着印有慢病管理要点的宣传单凝神细读,当康复队员将血压计袖带轻柔地缠绕在村民臂上,当电子屏幕前,大家随着八段锦的韵律缓慢而专注地舒展肢体,如同一幅健康新芽在乡土深处悄然萌发的动人图景,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图 2实践队员的健康宣讲

促转变,意识生根渐行动

  活动成效显著,村民健康意识实现质的提升。参与村民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积极互动,主动咨询疾病预防知识;从单纯聆听讲解到熟练运用保健技能,掌握自我按摩缓解肩周疼痛等实用方法。更可喜的是,村民们将所学健康知识转化为行动,自发在邻里间传播科学保健经验,形成了良好的健康互助氛围。

  这份转变与互助精神,在一次推拿服务中得到了生动诠释。当我为一位肩颈不适的阿姨进行推拿按摩时,她温和地指点着我的手法:“这里力道可以再沉一点,对,就是这个穴位……”攀谈中得知,阿姨年轻时曾是专业的推拿师,后因年事渐高,加之手部疾患,才无奈回乡休养。她的经历,正是乡村中潜藏的健康“宝藏”。阿姨的主动指点,不仅是对服务的认可,更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回流与技能反哺。这看似微小的互动,恰恰印证了健康共同体的雏形——村民不仅是健康服务的接受者,更是潜在的经验传承者和互助力量,乡村内部蕴藏着丰富的健康知识与互助潜力。

  图 3实践队员为村民进行手法按摩

续长流,三下乡精神永驻

  此次“康韵传乡”之行,其核心目的不仅在于传播健康知识、提供即时服务,更在于点燃乡村自主健康管理的火种,激发内生动力。我们带去的,是科学的理念与实用的技能;而村民回馈的,是淳朴的信任与宝贵的智慧,如同那位曾是推拿师的阿姨,她的经验便是乡村蕴藏的财富。这深刻体现了“三下乡”精神的真谛——将科技、文化、卫生的甘霖播撒乡野,在服务中学习,在互动中共建。

  图 4实践队合照

作者:杨雅茹 来源:“杏林守暖,医养惠民”乡村振兴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