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华南农业大学植保团队赴紫金县开展科技帮扶,助力“虫茶共生”产业提质增效

时间:2025-07-23 关注:
  7月14日至18日,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组成“紫金蝉茶实践团”,在昆虫学系冼继东副教授的带领下赴河源市紫金县蝉茶核心产区开展暑期科技助农实践活动。团队深入茶园调研病虫害发生情况,推广绿色植保防控技术,为“紫金蝉茶”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提质增效提供科技支持,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图1实践团在产业园合影
  据悉,紫金蝉茶是紫金县支柱产业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茶树叶经茶小绿叶蝉适度叮咬会产生天然蜜香。近些年随着紫金蝉茶品牌越来越受到市场追捧,其独特的“虫茶共生”生态种植模式对小绿叶蝉依赖度极高,其品质好坏直接取决于小绿叶蝉的叮咬程度。为解决“充足虫源”和“适度叮咬”的核心难题,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冼继东副教授团队驻扎紫金县成立了“华南农业大学茶小绿叶蝉研究工作站”,开展了人工繁殖小绿叶蝉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此次实践团正是利用暑期实践机会针对茶园生态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展调研,并为下一步制定小绿叶蝉扩繁研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图2茶叶上的小绿叶蝉
   实践期间,植保专业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在茶园实   地抽样调查,记录了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评估了现有绿色防控技术(如生物防治、物理诱杀)的效果,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方案。团队还利用无人机进行智能监测,通过低空飞行和表型数据收集来建立模型,从而精确监控虫口密度。此外,团队精心设计制作了“小绿叶蝉与紫金蝉茶”科普展板,图文并茂地解释“虫茶共生”的生态奥秘。
图3冼继东副教授(图左一)在茶园中指导学生
  “未来,我们将继续研究如何降低饲养成本、优化虫口复壮技术以及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以实现茶叶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和高效化发展。”冼继东副教授强调。
  实践期间,团队还前往紫金县苏区镇苏区革命旧(遗)址群开展红色教育,学习革命先烈无畏牺牲的伟大精神,筑牢乡村振兴使命担当。
      图6团队成员在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合影
  这个夏天,像紫金蝉茶实践团一样的队伍还有很多,上万名青年大学生们加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投身基层一线,用专业知识服务农业,用科技创新助力农村,用青春智慧奉献农民,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火热的青春篇章。
供稿:祁轩、邓泽雅
 
作者:祁轩、邓泽雅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紫金蝉茶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