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穿越滁宁烽火,传承红色文化

时间:2025-07-23 关注:
 
       七月的江淮大地,暑气蒸腾,却挡不住一群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热忱。滁州校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小分队,以“穿越滁宁烽火,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于7月6日起踏上了滁州与南京的红色土地,在历史遗迹中追寻革命足迹,在精神洗礼中汲取奋进力量。
  7月6日清晨,小分队首站抵达滁州市博物馆。在红色文化展厅内,泛黄的战地日记、锈迹斑斑的步枪、褪色的革命徽章,无声诉说着皖东大地的烽火岁月。讲解员指着一幅《淮南抗日根据地形势图》介绍:“抗战时期,滁州是华中敌后抗战的重要根据地,军民携手创下了‘藕塘保卫战’等经典战例。”展厅内的互动投影重现了根据地军民开垦荒地、自制武器的场景,队员们俯身细看,眼神里满是敬佩。
  图为队员参观抗日展览
  次日,小分队转赴南京,开启第二天的红色征程。上午9时,中山陵392级台阶上,队员们拾级而上,汗水浸湿了额发却没人停下脚步。在纪念堂内,队员们凝视着孙中山铜像,目光在“天下为公”的匾额与铜像坚毅的神情间流转。
  图为“天下为公”的匾额
  许久才在笔记本上写下几笔感悟。午后,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内的黑白照片令人动容:1669位烈士名单中,既有中国飞行员,也有来自美国、苏联等国的援华勇士。队员们在“苏联志愿航空队”展区前伫立,手指轻轻拂过展柜玻璃,目光停留在一张中外飞行员并肩检修战机的照片上。
  当日下午,小分队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间,烈士纪念塔巍峨耸立。队员们手捧白菊,缓步走到纪念塔前,整齐列队。在肃穆的氛围中,他们缓缓将白菊摆放在塔前的祭台上,深深鞠躬,以此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图为实践队员为烈士献花
  献花仪式结束后,队员们移步至不远处的烈士群雕前。群雕由179块花岗岩拼成,塑造了9位不同身份、神情坚毅的烈士形象,有的紧握拳头怒视前方,有的昂首挺胸眺望远方,每一道纹路都镌刻着烽火岁月的不屈与坚守。队员并肩站定,目光庄重地望向镜头,身后是苍劲的松柏与巍峨的群雕。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
  两天行程虽短,却让5名队员深刻理解了“红色文化”的厚重内涵。队长在实践日志中写道:“从滁州到南京,烽火岁月里的信仰之光从未熄灭。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让这段历史成为奋进路上的精神动力。”
作者:滁州校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小分队 来源:滁州校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小分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