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村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授牌现场
在村委协作下,实践团队开展专项志愿服务。在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七彩课堂”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耐心讲解作业难点,指导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并赠送定制文具礼包。
“七彩课堂”为孩童们提供学业辅导
实践团深入新湾村,将关怀的目光聚焦老党员与困难家庭。走进村里的老党员家中,老人们与实践团成员促膝长谈。回顾往昔岁月,感慨万千:“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村里的产业兴旺起来,现在又有你们这些有知识有活力的青年人来帮扶,我们这些老同志的日子啊,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成员们认真聆听,从老党员的奋斗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聆听老党员讲述奋斗故事
在困难群众家中,成员们关切地与他们拉家常、问冷暖。他们详细询问家庭成员特别是孙辈的学习状况、教育需求,耐心细致地讲解最新的医疗保障政策,帮助他们了解如何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了解到其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实践团精心准备了米、油等生活必需物资,亲手送上这份关怀。一声声嘘寒问暖,一句句政策解读,一件件生活物资,传递着真切的关心与支持。
实践团讲解政策并送达生活物资
活动成效显著,反响热烈。新湾村村“两委”后续发来感谢信,信中高度赞扬实践团成员“用青春热情温暖乡村,以实际行动助力发展”,字里行间真情流露,充分体现了对校地共建长效机制的高度认可与深切期许。新湾村村“两委”致实践团感谢信
四、毛绒筑梦:恒口玩具工业园的全产业链之旅
为深入调研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县域产业发展现状,实践团走进恒口示范区毛绒玩具工业园区,实地感受特色产业赋能区域经济的蓬勃动力。在园区,成员们首先通过观看专题宣传片和聆听专业讲解,系统回顾了园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奋斗历程,深刻理解了其在吸纳就业、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取得的显著发展成果。
解码毛绒玩具产业崛起历程
走进繁忙的生产车间,实践团成员近距离观摩了毛绒玩具从创意设计、精准裁剪、高效缝制、细致包装到物流运输的全链条生产体系。这一完整的流程,生动展现了“文创+制造”融合模式的独特魅力,让成员们直观体悟到特色产业在激活乡村经济、助推乡村振兴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调研文创制造全产业链生产车间
乡土丈量青春答卷。从饲料配比台到魔芋试验田,从留守儿童的书桌到玩偶缝纫机,实践团用脚步解读乡村振兴的安康密码。当科技智慧融入养殖细节,当富硒资源邂逅现代农业,当文化符号激活传统制造——青年学子亲眼见证:在牛舍,科技让经验传承迸发新效能;在田间,生态循环模式守护绿水青山;在课堂,知识火种照亮留守儿童梦想;在车间,一针一线绣出共同富裕图景。
青年俯身捧起乡土,振兴便有了温度;智慧扎根田间地头,未来便有了光芒。这堂行走乡野的“大思政课”,终将把“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愿景,写入秦巴群山的壮阔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