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脸谱绘非遗,巧手传古韵—— 助力黔行支教队非遗课堂点亮童心

发布时间:2025-08-29 关注:

来源:范逸濠 助力黔行支教服务队 山东大学

7月18日,金银山社区的“统一战线,同心家园”少儿活动中心里彩笔飞扬,山东大学 “助力黔行”支教团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课。授课队员王鸿以“脸谱绘非遗,巧手传古韵”为主题,将京剧脸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搬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笔墨丹青中触摸文化脉络,于巧手绘制中传承古韵风华,为金银山的夏日课堂注入浓厚的文化底蕴。

脸谱初识,古韵课堂启新篇

“大家看这张红脸,像不像山里烧得正旺的炭火?这是关羽,代表忠诚勇敢;再看这张白脸,像不像冬天结的霜花?这是曹操,代表机智多疑。” 王鸿捧着精心准备的脸谱图片走进教室,彩色的图案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她指着图片上的脸谱纹样细细讲解,从色彩寓意到人物故事,用 “炭火”“霜花” 等贴近山区生活的比喻,让抽象的非遗知识变得生动可感。
坐在后排的小男孩突然举手:“老师,我爷爷唱山歌时脸上也画过这样的道道!” 一句话打开了孩子们的话匣子,大家纷纷分享起见过的脸谱元素 —— 庙会上的面具、年画里的花脸,原本存在于书本中的非遗文化,就这样变成了孩子们身边熟悉的记忆碎片。

 

巧手绘制,脸谱生花映童真

讲解结束后,王鸿将颜料、画笔和空白脸谱模板分发给孩子们:“现在请大家当小小非遗传承人,用画笔给脸谱穿上彩色的衣服吧!” 孩子们立刻兴奋地拿起画笔,有的模仿模板绘制经典脸谱,有的则大胆创新 —— 给红脸添上星星图案,给白脸画上笑脸纹路,还有的把苗族银饰的花纹也融入其中。
王鸿在课桌间巡回指导,不时俯身示范:“这里的线条要像山路一样流畅,颜色要涂得像梯田一样均匀。” 在她的鼓励下,原本有些拘谨的小女孩渐渐放开手脚,用紫色颜料在脸谱上画起了家乡的牵牛花。教室里墨香与欢声笑语交织,一张张空白模板在孩子们的巧手下渐渐绽放出独特的光彩。“老师您看,我的脸谱会笑!”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作品跑过来,脸谱上弯弯的眉毛和嘴角构成了可爱的笑脸,眼中闪烁着创作的喜悦。王鸿笑着点头“这是最有灵气的非遗脸谱!”

古韵传承,文化种子埋心间

课程尾声,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举起自己的作品,原本素净的教室变成了五彩斑斓的脸谱世界。王鸿将孩子们的作品一一展示,讲解每件作品中的创意巧思,当讲到融合了苗族纹样的脸谱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此次“脸谱绘非遗”课程,践行了支教团“低成本、接地气、传文脉”的课程设计理念,通过可触可感的实践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乡村孩童的生活。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文以载道,艺以弘德。“助力黔行” 支教团队始终坚持将传统文化融入素质教育,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计,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在艺术熏陶中感知文化魅力,在实践体验中增强文化自信。当一张张稚嫩的脸谱在阳光下闪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孩子们的创意成果,更是传统文化在乡村教育土壤中生根发芽的希望之光。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