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助力黔行”志愿服务队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法治+健康”双轨课程。这场融合法治宣传与生活健康知识的创新教学,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和欢声笑语中展开,为他们筑起坚实的守护屏障。
法治课堂:神兽开篇,童声立约法治之旅始于古老威严的神兽“獬豸”。志愿者讲述那辨是非、识善恶独角兽的传说时,台下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充满惊奇。“法院门口就有它的雕像!它能识别坏人!”孩子们兴奋交流着,“规则”在他们心中有了神奇而可感的形象。志愿者巧妙地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融入情景互动:面对侮辱性绰号,孩子们学会了坚定地说“不”;提及校园欺凌,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认真答道:“要告诉大人!”110报警电话在模拟演练中变得熟悉。对于网络风险,结合“游戏打赏”的真实案例,孩子们齐声回应:“花钱一定要问爸妈!”冰冷的法律条文,就这样化作孩子们清晰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点头与眼神的交汇间生根发芽。
医学列车:识“毒”避险,童言护身课堂随即驶入“医学列车”站台。志愿者指着图片警示:“看,这种鲜艳的蘑菇是漂亮的‘坏家伙’!”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辨识,安全口诀在生动讲解中深入人心:“不认识的蘑菇不采,隔夜的野生菌不吃!”针对山区冬日煤炉取暖隐患,课堂化身为“安全屋”。志愿者演示安全操作,孩子们则扮演“侦察兵”,学习识别一氧化碳中毒的“信号”——头晕、恶心,并响亮练习口诀:“开窗通风、立刻离开、大声求助!”讨论误服药物等意外时,孩子们的热情被点燃:“老师!我知道喝生鸡蛋能保护喉咙!”小脸洋溢着分享的骄傲。讨论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安全知识在伙伴间的交流中闪光。
课程落幕,法治的盾牌与健康的防线已在童心中悄然树立。孩子们蹦跳着分享收获:“我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了!还有,那些花花绿绿的蘑菇可不能乱碰,它们可能藏着毒呢!”稚嫩的话语中,蕴含着守护自我的智慧。夕阳映照下,他们雀跃的脸庞和眼中闪烁的光芒,正是知识穿透懵懂后焕发的希望。法治与健康的种子,已在金银山的沃土悄然播下,静待萌发出守护未来的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