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太行工业抗战!陕工大学子暑期实践传承红色匠心
发布时间:2025-08-28 关注:
来源: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为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体悟革命先辈在工业抗战中的英勇事迹与匠心精神,7月下旬,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暑期社会实践团先后赴山西长治、阳泉两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实地探访革命遗址、重温历史记忆、体悟精神内核,在工业抗战的历史脉络中汲取奋进力量。
长治黄崖洞:解码烽火中的兵工传奇
7月22日,实践团首站抵达山西黎城县黄崖洞。在激昂的《强军战歌》旋律中,成员们列队走进这座深藏于山谷峭壁间的八路军军工圣地—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军工基地旧址。
步入兵工厂旧址和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成员们近距离观察了陈列的生锈锉刀、泛黄图纸和粗糙炮弹壳等实物,深切感受当年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坚持生产的场景。讲解员重点讲述了“炮弹大王”甄荣典的传奇故事,详细介绍了他在零下15度的车间里钻研工艺、发起生产攻坚的事迹。参观过程中,成员王睿敏在笔记中写道:“先辈们用简陋工具淬炼大国利器的意志令人震撼,甄荣典凭着手感与心劲打磨零件的专注,是那个年代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这份感悟,也成为后续分享的基础。带着对历史的敬意,实践团随后移步至黄崖洞殉国烈士墓地和纪念碑前。在这里,全体成员肃立,举行了庄重的缅怀仪式,向烈士纪念塔敬献鲜花并深深鞠躬致敬。缅怀仪式结束后,成员们整齐列队于黄崖洞纪念碑前,面向党旗,庄严地重温了入党誓词。回顾此行所见所闻,队长王心怡感慨道:“黄崖洞的机床早已沉默,但那份精益求精、把每件事做到极致的匠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
阳泉狮脑山:追寻百团大战中的工业抗战魂
7月24日,实践团来到山西阳泉,探访百团大战遗址与纪念馆,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追寻八路军将士以工业破袭战重击日寇的历史足迹。
实践团首先来到庄严肃穆的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碑前。成员们整齐列队,面向党旗,铿锵有力地重温了入党誓词,誓言在山谷间久久回荡。为表达对先烈的崇高敬意,成员们深情朗诵了诗歌,随后向纪念碑敬献鲜花并集体鞠躬,深切缅怀在百团大战中英勇牺牲的先烈,感悟“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太行精神。追思仪式结束后,实践团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成员们系统地参观了馆内陈列。泛黄的照片、斑驳的文物与详实的史料,将大家带回了1940年烽火连天的岁月。团队着重参观了八路军第120师展区,深入了解了其在贺龙、关向应指挥下破袭交通线、歼灭日军的英勇事迹。依托馆藏史料,实践团紧接着在馆内组织开展了一场主题党史宣讲活动。宣讲聚焦百团大战,生动讲述了在抗战相持阶段,八路军105个团协同作战以及阳泉地区20余万群众踊跃支前的壮阔历史,深刻阐释了百团大战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伟大彰显的意义。宣讲结束后,团队成员随即结合参观学习内容和个人感悟进行了分享交流。大家一致表示,要铭记历史,勇担时代使命。
结语
从黄崖洞的兵工厂到狮脑山的战役遗址,陕西工大学子以脚步丈量红色土地,通过一系列实地探访、学习宣讲、缅怀纪念和感悟分享活动,从太行精神与工匠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将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把革命先辈“工业救国”的初心与“精益求精”的匠心,转化为技能报国的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