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学学子赴肥西县上派镇肥光社区开展社会实践: 石艺童画,环保新生
时间:2025-07-10 关注:
合肥大学学子赴肥西县上派镇肥光社区开展社会实践: 石艺童画,环保新生 7月7日上午,合肥大学教育学院“薪火传乡韵,师苑‘育’童心”社会实践团队在上派镇肥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创意美术课程——《石艺童画,环保新生》。本次课程由鲁丹妮老师主讲,旨在引导孩子们观察石头形态、发挥想象力进行动物主题创作,同时让孩子们把石头变废为宝,树立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课堂伊始,鲁丹妮老师举起一块纹理独特的鹅卵石面向孩子们提问:“大家觉得它像什么?”孩子们踊跃回答:“像弯弯的月牙!”“像小恐龙的背!”在热烈地讨论中,老师顺势展示一系列石头画作品——石大象、石乌龟、石狮子……这些画作巧妙利用石头的天然形状,通过夸张与变形的画法让动物形象跃然‘石’上。孩子们看得入神,不时发出一句句惊叹与欢呼。这些作品不仅展现艺术创意,更传递环保理念:生活中被丢弃的石头,经过艺术的加工就能获得新生。
在初步认识石头画的价值之后,鲁丹妮老师通过PPT详细讲解“局部强化”“形态互补”等创作手法并简要解释每个手法的含义和作用,同时也引导孩子们总结石头画创作手法。
团队成员们将石头、画笔、丙烯颜料等工具分发给孩子们,带领孩子们对每一块石头进行创意绘画。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对石头进行分类、清洗、创作,展现出各种图案的石头:有的像熊猫,有的像小狗……在丙烯颜料的帮助和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将原本单调的石头装饰地美轮美奂。
课程尾声,鲁丹妮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作品展示,介绍自己作品的创意特点和使用的创作手法。鲁丹妮老师看着孩子们手上高高举起的石头画作品,不断对孩子们的创意和努力给予肯定。
“艺术创作与环保教育相结合,让废弃物品重获新生,这是我们课程最大的意义。”鲁丹妮老师总结道。此次课程通过“收集-创作-展示”的完整过程,不仅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环保的种子,让绿色理念在孩子们手中开花结果。
撰稿人:嵇翔
作者:嵇翔 来源:合肥大学教育学院“薪火传乡韵,师苑‘育’童心”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