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急救知识进社区,青春指南护成长——福建农林大学红十字会三下乡实践队

时间:2025-07-10 关注:
7月9日上午,福建农林大学红十字会赴泉州市晋江市救护知识普及实践队走进晋江市青阳街道永福里社区,围绕急救知识和青春健康两大主题,为社区的小朋友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生动的讲解、有趣的互动和动手实操,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满满,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急救技能,也对青春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图为小朋友积极举手回答急救问题  通讯员 黄雨彤 摄
    宣讲员刘绣清以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受伤类型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烧烫伤、运动损伤等意外伤害的种类,并提出了“烧伤后可以立即冰敷吗?”“可以用牙膏涂抹伤口吗?”引发了小朋友们的热烈讨论,指出烫伤后用牙膏或直接冰敷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讲解了烧烫伤处理“五步法”——冲、脱、泡、盖、送。她还介绍了抽筋的类型以及处理方式,针对手指或手掌抽筋,现场示范了“握拳—用力张开—迅速握拳”的缓解方法,讲解过程中,小朋友们不自觉地跟着练习,在亲身体验中加深了对这一方法的记忆。她还围绕地震、火灾等常见灾害展开讲解,教授孩子们在地震中如何保护自己、在火灾中如何正确避险。
图为小朋友跟随宣讲员进行抽筋处理的练习  通讯员 黄雨彤 摄
    而后,实践队队员何媛洁接过讲解接力棒,聚焦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急救法展开教学。为让孩子们直观理解操作要点,她结合现场演示,引导孩子们以课桌模拟“患者”,练习双手交叉、身体前倾、双臂垂直向下按压的心肺复苏动作,大家都有模有样地学习起来,那认真的模样仿佛一个个专业的小急救员。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时,她创新采用“剪刀、石头、布”定位法:“‘剪刀’指肚脐上方两横指处,‘石头’是将握拳抵住这个位置,‘布’则是双手环抱后用力向后上方冲击。”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抽象的操作步骤变得易懂好记。同时,她特别强调:“这两种急救法仅适用于紧急救助,绝对不能在健康人身上尝试哦。”
图为实践队队员教小朋友进行包扎  通讯员 黄雨彤 摄
    包扎与实操环节无疑成为整场活动中最受孩子们青睐的“人气环节”,一说到这孩子们眼中都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纷纷摩拳擦掌,期待亲手实践这些能“包扎伤口”的新技能。队员何媛洁现场演示了环形包扎、螺旋包扎、手背八字包扎等多种实用技法,还细致讲解了三角巾单胸包扎、膝盖带式包扎及大悬臂吊带包扎等操作。孩子们都学得起劲,纷纷拿起绷带和三角巾进行练习,还主动追问:“最后该怎么打结呢?”
    在互动过程中,有一位小朋友轻声说道:“我前几天不小心把膝盖摔破了。”何媛洁笑着鼓励:“那等下可要认真学膝盖包扎法哦!”随后,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开始自己动手一步步地进行膝盖包扎。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包扎,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图为小朋友认真学习膝盖带式包扎  通讯员 黄雨彤 摄
    青春健康宣讲环节由刘绣清进行宣讲,她围绕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如何与异性交往、如何悦纳自己三个方面展开,为小朋友们揭开青春期的神秘面纱。“当青春期来临时,你会想到什么?”她的问题刚提出,就有小朋友抢答:“会长青春痘!”“身高和体重会变化!”孩子们的回答天真直白,也引出了宣讲的核心内容。她详细讲解了青春期的各种变化,让孩子们明白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她还提出异性交往的“四个不原则”,引导孩子们认识与异性交往的正确方法,并邀请两位小朋友现场朗读,加深了大家的理解和记忆。“悦纳自己”环节更是充满温情。宣讲员刘绣清鼓励小朋友们说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分享了悦纳自己的方法,写下自己引以为傲的事情、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遇到困难时自我安慰等。孩子们认真倾听,纷纷表示要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
图为宣讲员进行青春健康宣讲  通讯员 黄雨彤 摄
    这场生动的社区课堂,是福建农林大学红十字会救护知识普及实践队“知行合一”理念的生动实践。队员们将专业的救护知识化为守护生命的坚实盾牌,将科学的青春健康理念化作启迪成长的温暖灯塔,为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与心灵成长构筑起双重保障。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急救技能,更有一份认识自我、悦纳成长的内在力量。这份宝贵的实践,不仅为孩子们的今天增添了安全砝码,更为他们扣好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第一颗“安全”与“健康”的纽扣,指引着他们以更自信、更坚韧的姿态,走向成长之路。
图为小朋友与实践队成员合影  通讯员 黄雨彤 摄
作者:何媛洁 蔡莹莹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红十字会赴泉州市晋江市救护知识普及实践队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