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8 关注:
来源:通讯员:陈妍 余凯文
碳惠飞网 | 2025 年 08 月 20 日 08:01 | 江苏南京
随着 “双碳” 目标推进,低空智联网成为企业低碳转型关键力量。2025 年 8 月 20 日,南京师范大学 “碳惠飞网” 调研团走进南京市秦淮区联盛达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以 “宣讲 + 访谈” 形式,探索低空智联网赋能电器企业绿色发展的路径。
Part 01 宣讲:拆解低空智联网的 “降碳价值”
上午 9 时,宣讲在企业会议室启动,生产、物流、研发等部门 35 名员工参与,现场摆放的设备模型与案例手册,让大家直观感受技术与产业的结合。
调研团以企业运营痛点切入:“旺季物料运输拥堵、能耗人工巡检易错,这些问题低空智联网能解决吗?” 引发共鸣后,通过案例与数据展开讲解:
物流降碳:结合无人机运输案例,说明其载重量适配企业电子元件运输,每趟时间从 20 分钟缩至 8 分钟,零碳排放,按企业每日 10 趟运输算,年减碳 12 吨、省油费 30 万元;
生产监测:展示低空传感器,介绍其实时监测能耗并报警的功能,同类企业应用后月能耗降 8%,年省电费 20 万元;
供应链优化:补充 “低空智联网 + 供应链” 案例,说明全链条碳排可降 15%-20%,减少货物损耗。
宣讲后,针对 “无人机天气适应性”“维护成本” 等提问,调研团回应:工业级无人机可应对南京 90% 天气,年均维护费约 5000 元,低于传统车辆保养,打消员工顾虑。
Part 02 访谈:挖掘企业需求与痛点
宣讲后,调研团分 “生产运营”“技术研发”“战略规划” 三组访谈,围绕政策、技术、需求设 18 个问题,收集关键信息:
【生产运营组】
生产部王总提及:江苏省要求碳排强度降 4%,企业靠换设备、优化流程达标,但人工巡检月增 2 人成本 1.2 万元,担忧低空智联网初期投入高;物流部张经理困惑低空飞行许可申请,希望有部门定制化方案。调研团追问补贴与投入意愿,王总表示 30%-40% 补贴或高校技术支持下,愿投年营收 2%-3% 试点。
【技术研发组】
研发部刘工说现有监测设备数据分散,难算 “单件产品碳排”,期待低空智联网实现数据互联与 “碳积分兑换”;同时担忧 5 年前旧设备与新系统兼容性,怕换设备成本高,调研团承诺专项研究改造方案。
【战略规划组】
陈总指出 “低碳” 成客户选品因素,但企业难精准核算碳足迹,希望与高校共建实验室,从物流无人机、能耗监测试点。调研团回应将对接高校与省低碳补贴,陈总同意一周内定试点框架。
Part 03 成果总结:锚定需求推进合作
此次活动成果扎实,调研团不仅收集到 3.2 万字访谈记录与 12 份企业需求清单,还与联盛达电器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 双方确定以 “物流无人机配送” 和 “生产能耗监测” 为试点方向,计划 3 个月内完成方案设计并于 6 月启动试点,同时成立专项小组每月通过线上会议同步进展,调研团也将协助企业对接江苏省低碳补贴资源与高校技术团队,为试点落地提供支持。
陈总表示:“此前觉得低空智联网遥远,现在知道能解难题,期待落地。” 未来,调研团将梳理行业共性需求,出具《低空智联网赋能电器企业低碳转型需求报告》,并研发低成本适配方案,助力更多电器企业迈向绿色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