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菀坪橘子园助农直播初体验——青春力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28 关注: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实践团队

2025年7月2日,为响应“青春建功,聚力兴农”的时代号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深入菀坪橘子园,开展助农直播科普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为切入点,通过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智慧与创新活力,在田间地头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

菀坪橘子园的百亩土地上,饱满的蜜橘凝结着农户一年的辛勤汗水。这里的蜜橘以汁多味甜著称,却长期受困于传统销售链路的局限:中间商层层加价,农户利润被大幅压缩,“优质不优价”“丰收难增收”成为萦绕在农户心头的难题。每到丰收季,看着满园沉甸甸的果实,农户们既欢喜又焦虑,如何让好果子卖出好价钱,成了大家最迫切的期盼。

团队实地走访时发现,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不少农户对这种新兴销售模式充满向往,却被一道道“数字鸿沟”挡在门外。“平台注册像看天书,对着镜头不知道说啥,手机支架都调不明白”,一位农户的坦言道出了普遍困境。平台操作复杂、内容策划无头绪、直播设备不会用,这些难题让农户们对直播助农“心有余而力不足”。

针对这一痛点,“红心研墨”团队决定跳出“单纯帮卖货”的模式,转而以“授人以渔”为核心,系统性培育农户的直播能力。基础操作环节,同学们将主流直播平台的注册、开播、订单管理等流程拆解成“傻瓜式”步骤,手绘图文手册配合现场演示,手把手教农户完善账号信息、设计吸睛封面,从“零起点”帮大家迈过技术门槛。

内容策划上,团队借鉴“沂蒙二姐”用诗词讲乡村故事的成功经验,引导农户聚焦种植全过程的真实细节:疏花时如何取舍花苞保证果实品质,防虫时用了哪些祖辈传下的土办法,采摘时怎样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田间故事”,让镜头充满生活温度。互动技巧方面,同学们传授“黄金三分钟”开场白,比如“家人们瞧这刚摘的橘子,剥开汁都往下滴”,还指导农户建立粉丝群,通过“果园日记”“采摘预告”等内容维系信任,构建稳定的客群关系。

首次直播当天,在团队的全程护航下,农户们从最初面对镜头的紧张拘谨,到逐渐自然地展示果实、讲述种植故事。当镜头对准挂满枝头的蜜橘,农户用布满老茧的手剥开橘子,汁水飞溅的瞬间,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这才是原生态的味道”“看着就新鲜,必须支持”。这场直播吸引数千人次观看,最终售出2000斤蜜橘,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农户们在实践中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劳作场景、对土地的热爱,正是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好卖点”。

此次实践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直播的成功。它让农户触摸到数字时代的脉搏,也让城市消费者透过屏幕看见乡村的真实肌理。“红心研墨”团队表示,未来将持续跟进,细化“三阶成长”培训体系,从基础操作到社群运营再到品牌打造,逐步提升农户的自主直播能力;同时联动物流、包装等资源,完善产业链条。当更多农户能自信地对着镜头说“这是我们种的橘子”,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便会真正觉醒,而这群大学生也将继续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之路添砖加瓦。

此次实践的意义,远不止于卖出一批橘子。它让农户触摸到数字时代的脉搏,让城市消费者透过屏幕看见乡村的真实肌理。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进,一方面细化“三阶成长”培训(生存阶段练基础、发展阶段做社群、成熟阶段树品牌),另一方面联动物流、包装资源,完善产业链条。当更多农户能自信地对着镜头说“这是我们种的橘子”,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便会真正觉醒。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