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7 关注:
来源: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号召,2025年8月1日至15日,西安交通大学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专业团队社会实践小组在指导教师带领下深入西安市灞桥区,围绕区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主题,对西安秦冠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西安迈润科瑞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开展专项调研,通过“企业宣讲—车间观摩—技术座谈—问题研讨”全流程模式,探寻灞桥制造产业升级的实践路径。
西安秦冠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注于机械零部件精密加工及电力设备研发制造,为能源、交通等领域提供核心配套服务。调研首日,团队先参加企业专项宣讲会,生产总监结合企业8年发展历程,系统介绍机械零部件从设计到交付的核心工序体系。随后,团队成员按规范佩戴防护装备进入生产车间,实地观摩数控加工、精密铣削、成品检测等关键环节,重点了解企业对加工精度的把控标准与操作流程。期间,团队就“检测数据反向优化加工工艺”等专业问题,与车间技术员、质检人员展开针对性交流,深入学习企业“工序自检—车间互检—成品专检”的三级质量管控模式。公司负责人介绍,该体系保障了企业产品合格率长期稳定在行业高位,是传统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图1 实践成员进行实操
随后,实践团队对西安迈润科瑞实验设备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调研,作为灞桥区新兴制造企业代表,该公司聚焦特种设备研发与实验分析仪器服务。团队走进企业研发实验室与产品展示中心,在实验室主任与研发工程师的讲解下,了解智能实验设备的远程操控功能、核心研发逻辑,以及自主产品在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座谈会上,团队结合专业知识,就设备能耗优化、安全预警技术、产学研合作等议题与企业研发团队深入研讨,提出多项技术改进建议,获得企业认可。
图2 工厂现场参观设备
此次调研为研究生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让团队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催生了多维度的心得感悟。
在秦冠达车间看到传统加工工艺与基础数字化设备的结合场景,让团队深刻意识到“智能化并非完全替代传统工艺,而是用技术为工匠精神赋能”,这为我们研究“传统机床数字化改造”提供具象化参考,也更加明确未来学术研究需更贴近企业实际生产需求。
从迈润科瑞的研发实践中团队也获得相应的启发:企业在设备材料选型上对“耐用性”与“轻量化”的平衡考量,与团队当前研究的“新型复合材料应用”方向高度契合,这让我们意识到科研成果只有落地到产业需求中,才能真正体现价值。此外,不少成员表示,调研中企业员工展现出的“专注坚守”与“创新魄力”令人动容,也让他们对“工程师精神”有了更具体的理解,未来将以更务实的态度投入专业学习,努力成长为能为制造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实践,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为研究生积累了行业经验,更推动了校地、校企深度交流,为后续产学研合作奠定基础,助力灞桥制造在智能化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