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7 关注:
来源:“智行一线·青创报国''实践队 孙羽嘉
探宇宙奥妙,究万物之理
第十六届中法粒子物理联合实验室学术研讨会于2025年7月21日至25日在中国青岛召开,“智行一线·青创报国”实践队成员梅奋阳积极参与其中。会议由山东大学主办,法国驻华大使馆、中国科学院、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协办。来自中国和法国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会议回顾了过去一年双方在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加速器、探测器、计算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亮点工作,展望未来合作前景。
从实验台到报国志
在新质生产力引领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学子的科研报国之路,正逐渐从课堂走向实验室,从理论走向实践。为践行科创报国理想,“智行一线·青创报国”实践队成员刘华越有幸加入张黄河老师的项目组,参与可穿戴肌电传感器的研发工作,在社会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锤炼科研能力。肌电信号作为反映人体神经—肌肉活动的重要生物电信号,在康复医疗、智能假肢、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基于此,成员所在的小组以“高灵敏度、柔性化、低能耗”为目标,开展相关探索。
青春力量攻克技术难关
“智行一线·青创报国”实践队成员胡若菡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运用固体物理与量子力学理论,成功在二维铁电材料关键技术攻关中取得突破,通过Python完成了晶格参数及核心技术指标的精准测算,为该领域技术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成员依托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平台,将课堂上学到的固体物理晶格理论、量子力学原子轨道模型等知识转化为实验方案,系统开展材料原子分子设计实验。
科创筑梦,青春报国
“智行一线·青创报国”实践队成员隋镕玑在我校千佛山校区开展暑期科研实践活动,围绕电控器件热响应相关技术展开探索,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科创报国”理念。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团队的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助力了科研工作的开展,为后续专利申请和论文发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解决电控器件热响应预测领域的实际问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智行一线·青创报国”实践队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组织多学科青年学子深入工程现场、企业产线与科研一线,在智慧交通、新材料、地下工程、生物电子等多个前沿领域开展实践研究与技术攻关。队员们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科研素养与实践能力,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担当。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科技报国的坚定信念与创新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