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在灯草摇曳处读懂乡土中国

发布时间:2025-08-22 关注:

来源: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青衿筑梦·赋能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

         车驶离塔溪村时,我贴着车窗回望那片灯芯草田。河埠乡塔溪村的夏天,是被灯芯草染成翠绿的。作为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青衿筑梦·赋能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我们一头扎进这片草海,不是以观察者的身份,而是想真切地触碰那些与灯草共生的人们的生活脉搏。
         一踏入加工厂,浓郁的草香混合着机器的嗡鸣扑面而来。看到那台被乡亲们称为“铁帮手”的抽芯机高效运转,确实震撼——它替代的是数十人经年累月重复的辛劳。但更触动我的,是在晒场上帮忙收捡草料时,手指触碰到被烈日烘烤得温热的草茎,弯腰起身间,腰背的酸胀像无声的抗议。抬眼看见老乡们古铜色的脸庞,沟壑里嵌着汗渍,掌心布满厚茧。他们与灯芯草的故事,就写在这无声的“身体语言”里。这草,是他们是汗水滋养的盼头,是深深扎在这片红土地里的生计之根。他们聊起收成,眼神里闪烁的期盼,比任何关于“产业”的宏大叙事都更有力量。
         走向田间,拿起镰刀,才真正体会到这门传承了六百多年技艺的不易。弯腰、贴地、挥割,动作看似简单,力道和角度却藏着草农代代相传的智慧。每一株被整齐放倒的灯草,都凝结着对土地最深的敬重。这种融入血脉的农耕智慧,是实验室里无法复制的瑰宝。
         几场助农直播,我们努力用专业知识讲透灯草“清心降火”的本源价值。当屏幕那头有人因为我们的讲解买下第一份草编、第一盒足浴包,那份成就感难以言喻。这不仅是带货,更是草农们精心侍弄的灯草,在更广阔的世界里找到知音。看着屏幕上的点赞跳动,心底默默祈愿:这些线上的关注,能变成老乡们实实在在的收入。
         我们尝试用所学的微光,去照见一点乡村的需求。“清淡饮食、规律用药”。为老人量血压、细细叮嘱注意事项时,我们看到信任的眼神;向孩子们讲解防溺水知识,我们看到清澈的双眸。这些场景,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令人动容。那份记录着返乡青年增多、医疗负担减轻的调研问卷,最终化作了“幸福家庭照”中草农们舒展的笑颜——灯草带来的改变,就写在这些生动的面孔上。
         夜幕降临,疲惫还未散去,匆匆塞几口饭,便张罗起一场小小的灯火聚会。我们自己编排的节目,带着青春的笨拙,却意外点燃了场上的气氛。当看到孩子们围着我们积极游戏、热情抢答“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兴奋劲儿,一切劳累都值得了。笑声和着夏夜的虫鸣,安全意识的种子悄然播撒。这与土地、与乡亲共呼吸的夜晚,是象牙塔里永远无法体会的纯粹。
         在塔溪的日子,灯芯草不再是某种经济作物或产业符号,它就是草农生活的底色,是生计,是希望,是传承,是家门口的守望。我们带走了草茎扎进指缝的刺痛感,带走了晒场上混合着汗水与草香的独特气息,更带走了对“何为乡村”、“何为振兴”更深沉的思考。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双脚沾满泥土,才能真正读懂,这片土地上,那些与灯草同呼吸、共命运的人们,最真切的心声与期盼。

(文:“青衿筑梦·赋能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 潘佳烨 /图:“青衿筑梦·赋能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 黄粤斌 蔡旭泰)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