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青畦探农询关切、山大学子访绿源

发布时间:2025-08-21 关注:

来源:胡力媛

山大“绿野循踪”暑期调研团为追溯有机生产源头,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探沂镇范大伯取得联系。他从事有机蔬菜种植已有10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种植者。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开始解码有机蔬菜种植源泉……
同乐村原野上,一顶沾着泥土的草帽在日光下格外醒目。
当调研成员问到有机蔬菜种植是否使用农药化肥的问题时,老农范大伯放下锄头,对团队成员畅言道:“十年啦,这块地上长的东西,早不讲农药化肥的故事咯。”
他将松软微湿的泥土捧起又松开——那是十年有机耕耘滋养出的柔韧肌理。
“我们用的都是活肥料,它们让土地深呼吸,长出的菜是土地本来的魂。”
 
十年前普通菜农仍坚持高效生产路径,范大伯却倔强地转型有机田垄种植。有机之路,是向土地承诺一份温柔的责任,也是对民众许下一份坚定的承诺:“不用化工速成法,菜长得是慢些,但味道是活的,捧一颗西红柿啃,像是尝到了太阳的味道!”这份自然赋予的清甜成为有机菜的身价凭证。然而,市场的藤蔓缠绕曲折。他坦言当下瓶颈在于销路,有机种植的汗水倾注后,农户们时常期待一条真正匹配品质价值的稳定销售渠道。
 
当调研员问及给蔬菜打上追溯标签是否增加了负担时,范大伯黝黑的脸上浮现笑容:“以前卖菜靠说,现在卖菜凭扫。”他指着田间二维码,“扫一扫,这棵菜的‘一生’像画一样展开了。消费者信了,我们干得也更踏实。”绿色数据链条成为新型农人的信任基石与责任烙印。但范大伯目光掠过连绵起伏的菜畦,话语沉凝:“要让更多新乡亲愿意踏上这条新路,成本这道坎还需要更多帮手一起迈过。”他期盼的,是为这片绿色奇迹持续绽放的制度温床。
 
如今“绿野循踪”团队正仔细聆听每一片菜叶背后的市场呼吸与技术脉动,记录着这条绿色链条从发芽到坚韧的全过程。记录老农捧土的执念,也捕捉数字标识带来的新光,在泥土、数据和人心之间探寻有机蔬菜供应链协同生长的秘密基因。
 
田野里,青年身影与老农的草帽相映成趣。风拂过菜园低语——每一份真实的泥土记录,都是在为更健康的中国餐桌默默撑起一把晴雨伞。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