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市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纪实——以青春之名,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发布时间:2025-08-20 关注:

来源: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宇欣

  这个暑假,我选择走进市图书馆,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图书管理服务工作。在为期几天日的实践中,我不仅体验了图书管理员工作的细致与辛劳,更深刻感受到全民阅读推广的时代意义,以及青年学子在志愿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深刻内涵。
  
  一、从“读者”到“服务者”:在书海中传递温度
  
  穿上印有“图书馆志愿者”字样的绿马甲,我的工作从最简单的图书分类开始。在图书馆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使用中图分类法整理书架,协助保护破损书籍,并为市民提供借阅咨询。看似机械的排架工作,实则需极强的耐心和责任感——每一本错位的图书都可能成为读者与知识之间的“路障”。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为一位读者提供的电子书籍检索服务。当听到他说“谢谢你们让阅读更加便捷”时,我忽然明白: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仓库,更是社会文化交流的缩影。
  
  二、实践中的成长:在细微处感知服务的力量
  
  在整理书架的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图书分类的规律,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后来能迅速定位索书号,甚至能根据读者的需求主动推荐相关书籍。有一次,一位老先生想找一本关于本地历史的旧书,但记不清具体书名。我利用图书馆的检索系统,结合书架排列逻辑,最终在地方文献区帮他找到了那本早已绝版的珍贵资料。他欣喜的神情让我体会到,图书管理不仅是机械的归类,更是一种知识的桥梁搭建。
  
  在少儿阅览区,我尝试用更生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们阅读。有一次,几个小朋友围着我问:“姐姐,有没有好玩的故事书?”我没有直接递给他们绘本,而是蹲下来问他们喜欢什么,有的说恐龙,有的说太空。于是,我带着他们一起在书架间“探险”,找到对应的科普绘本,还即兴编了个“小恐龙遨游宇宙”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迷,最后主动借走了好几本书。那一刻,我感受到阅读推广的真正意义——不是机械地推荐书目,而是点燃求知的兴趣。
  
  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让我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不是简单的“帮忙”,而是需要用心观察、主动思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正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所强调的,公共文化服务要“以人为本”,而作为志愿者,我们的价值恰恰体现在这些细微却温暖的互动中。
  
  三、结语:在志愿服务中读懂“国之大者”**
  
  短短几日的志愿服务,让我见证了许多市民对知识的渴望,也体会到公共文化服务背后的制度支撑。从“图书管理员”到“阅读推广人”,角色转换间,我愈发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新时代青年使命的深刻联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这个夏天,市图书馆的书架间,我们以青春之力为全民阅读添砖加瓦,这或许正是对这句话最朴实的践行。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