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0 关注:
来源:江南大学
在江南明珠无锡,红色血脉与绿色生态交织成动人画卷。“绿践初心·红韵绿途”实践团扎根这片土地,以三项行动探寻历史与自然的共鸣。追寻红色遗迹时,倾听革命先辈守护绿水青山的故事,感悟精神传承与生态担当的交融;以镜头记录无锡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见证太湖碧波重现、工业遗址焕新的生态蝶变;走进长广溪湿地公园,用双手清理垃圾、以知识传递理念,开展生态科普。我们希望通过实践,让红色精神在绿色发展中焕发新生,凝聚起守护美丽家园的强大力量。于6月15日赴江苏省无锡市开展为期3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来到了无锡博物院以及吴文华延安学习基地,走访无锡革命遗址,调研周边生态修复,访谈群众,挖掘“红色守护绿色”故事,串联革命精神与环保担当。
太湖,承载着江南水乡的灵韵与记忆。近年来,无锡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太湖治理,书写了生态修复的壮丽篇章。曾经因污染而蒙尘的太湖,在系统治理下重焕生机:沿岸违规建筑全面拆除,生态湿地逐步恢复,工业污染源得到有效管控。如今漫步太湖之畔,碧波荡漾、鸥鹭翔集,环湖绿道串联起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这不仅是无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缩影,更是守护太湖、造福人民的不懈努力与辉煌成果的见证。我们团队参观并拍摄了相关视频,旨在展现太湖的生态治理成效。
运河汇1958项目位于无锡,原是一座老工业厂房,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随着无锡城市更新浪潮的推进,旧厂房通过创新设计,变成了现代的文化艺术空间,展现了历史与未来的交融。
我们团队通过细致观察并采访周边群众,调研查找相关资料,学习并了解到了运河汇对工业遗址绿色转型的启示与特殊意义。
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旧厂房通过绿色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有结构,减少了新材料的使用,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
社区互动:运河汇1958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改造项目,更是一个促进社区互动的空间,市民可以在这里享受艺术、文化、休闲等丰富的体验。
设计启示:运河汇1958的改造展示了如何通过设计让旧建筑焕发生机,为其他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我们实践团在最后一天与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清理垃圾的环保活动。我们身为城市空间的一份子,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力所能及地为环保活动做贡献的同时能起模范宣传作用,唤醒群众的环保意意识。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生存空间;增强参与者环保意识,促使养成爱护环境习惯;还能通过行动感染他人,带动公众关注环保;同时,清理垃圾也能消除潜在卫生隐患,为人们打造更健康、美好的生活空间。
我们再次到达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并于当天发放手套、垃圾袋、等物资,讲解活动流程与安全注意事项。分组行动,沿园区步道清理落叶、塑料瓶等垃圾,分类投放至指定回收点,同步记录垃圾分布情况。并环保知识宣传与湿地科普,向游客讲解垃圾分类、湿地生态功能。最后回收工具物资,清理活动产生的临时垃圾,确保场地整洁。
在“E路潜行·绿践初心”实践中,我们以脚步丈量无锡的红色热土与绿色生态,用行动书写传承与守护的篇章。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我们探寻“红色守护绿色”的精神密码,感悟信仰力量与生态责任的交融;透过镜头,记录太湖治理、工业转型的绿色奇迹,见证“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躬身长广溪湿地公园,清理垃圾、科普知识,将环保承诺化为点滴行动。此次实践,既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也是对绿色发展的践行。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以红铸魂、以绿润心,让革命精神与生态文明在新时代交相辉映,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