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步履多地探实情,情牵城乡绘新篇——安徽师大马院“徽风浙里·青年新声”队赴芜合杭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19 关注: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徽风浙里·青年新声”调研宣讲团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6月30日至7月13日,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徽风浙里·青年新声”调研宣讲团队赴芜湖市、合肥市、杭州市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在实地走访中,揭秘城市与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长密码。
  探访三地,实查生态密码
  6月30日,团队首站走进芜湖市神山公园、十里江湾公园和滨江公园,实地观察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的绿色生态资源,切身感悟生态保护与人文传承的共生关系。
  图为团队成员在十里江湾公园开展实地调研。杨凡 供图
  随后,团队延伸探访杭州市周边的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探寻从“矿山灰”到“生态绿”的转型之路,解码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答卷。实践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理念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与先进性。队员陈灿灿感慨道:“安吉余村让我真切触摸到绿水青山的生命力。竹林环抱间,溪水清澈见底,昔日矿山变身生态景区,既守护了自然本真,又激活了乡村振兴动能,这正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团队成员和老师在余村“两山石碑”处合影 杨凡 供图
  实践期间,团队还迎来一场特别的微课。孙辉老师结合队员们的实地观察,以生动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围绕青年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修身笃行展开分享,为大家带来一堂贴合实践的思想课,让整个团队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与更坚定的信念。
  展馆穿梭,解码创新之路
  团队先后探访芜湖市科技馆、博物馆、产业创新馆及杭州市的浙江省科技馆。通过亲身观察,队员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发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浙江省科技馆内展示的杭州亚运会科技元素,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科技与盛会的深度融合;
  图为团队成员在浙江省科技馆参观 杨凡 供图
  芜湖博物馆的丰富展品中,一组记录芜湖近代发展的照片令调研员孙子怡印象深刻:“从这些照片里,我看到了芜湖近代化进程的艰辛与坚韧。工厂建立、商业繁荣的场景,生动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活力。每个时代的建设者都有其使命,我们更应勇担新时代的发展重任。”
  图为团队成员在芜湖博物馆调研 杨凡 供图
  红色之行,感悟多元融合
  在合肥,团队走进园博园。城市建设馆的更新实践与城市展园的生态智慧,让大家触摸到生态共融的鲜活脉搏;渡江战役纪念馆与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联动,则串联起红色基因的传承与生态发展的实践,生动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原来生态智慧就藏在这些设计里,人与自然的共生从来都不是空想。”站在公园生态湿地旁,看着净化后的水流顺着蜿蜒水道浇灌成片芦苇荡,朱思涵同学不禁感慨。
  此次实践既是亲身的实地调研,也是鲜活的思政课堂。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是观察者,更是深度思考者与感悟者。大家在实践中深入体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深刻领悟了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内涵。
  图为团队成员在安徽师范大学敬文图书馆前合影 杨凡 供图
  实践结束后,孙辉老师通过线上会议耐心指导队员撰写调研报告。他围绕案例与理论结合、数据支撑分析、报告思路梳理等要点展开细致讲解,引导队员将实践见闻转化为理论解读,推动调研报告成为实践梳理与思政延伸的重要载体,助力大家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与价值的理解,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深度融合、调研与思政的同频共振。
  图为队员们和孙辉老师合影留念 杨凡 供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