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串联红色资源与文化根脉的精神纽带,近日,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韵桐声传薪火,古今合璧谱华章”调研宣讲实践团队走进安庆桐城市,在实践中触摸历史温度,传递文化力量。
探访文化瑰宝,延续千年文脉
作为“文都”,桐城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此次实践的核心内容。团队前往桐城文庙、桐城文化博物馆、六尺巷等文化地标,探寻桐城派文化与传统家风的深厚内涵。在桐城文庙,队员们聆听导游讲解,感受桐城崇文重教的传统风尚;在文化博物馆,通过实物展品梳理“文都”文脉的演变轨迹;在六尺巷,结合民间传说感悟“礼让”美德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溯源红色记忆,感悟初心使命
在深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团队同步探寻桐城大地上的红色印记。队员们先后走进桐城市革命烈士陵园、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在烈士纪念碑前敬献鲜花,集体默哀缅怀先烈。在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泛黄的文件、磨损的武器还原了党组织在艰难环境中开展工作的历程,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
开展主题宣讲,播撒传承种子
实践期间,团队聚焦“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密码”与“红色故事里的文都担当”两大主题,开展了多场接地气、有温度的宣讲活动。在社区,队员们以六尺巷典故为切入点,用方言的形式演绎“礼让和谐”的当代意义,引发居民共鸣;在乡镇中学,他们通过讲述红色故事,激发青少年对本土文化与红色历史的兴趣。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实践历练,更是一场文化与精神的接力,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声音传递力量,让桐城的文脉与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为地方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注入了青春活力。(通讯员:王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