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长沙开展“红迹寻踪·精神赓续”社会实践

时间:2025-07-25 关注:
探访红色记忆:新民学会遗址探踪
2025年7月13日,长安大学赴湖南长沙“红迹寻踪 精神赓续”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新民学会遗址,追踪红色印记,传承红色精神。
上午10时左右,社会实践队准时到达长沙站,进行短暂的休整后。在下午2时许,团队前往新民学会遗址进行参观学习。
 
在经过与相关人员的交流沟通之后,确定由志愿者为我们讲解相关红色历史文化。首先,我们进入蔡和森故居。
 
蔡和森是新民学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在新民学会的创建、发展及历史贡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在蔡和森故居召开新民学会成立大会。蔡和森与毛泽东等志同道合的青年,基于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创立了新民学会,旨在“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探求国家民族的兴盛之道。
然后,我们深入了解了新民学会的历史陈列“建党先声”。
 
通过志愿者的讲述,我们了解到了新民学会的发展历程
由于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矛盾未解决,军阀混战,百姓困苦,各种思潮涌现,青年知识分子积极寻找救国道路。因此在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在长沙蔡和森故居中成立新民学会。之后,随着五四运动爆发,学会转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理论探索。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传播新思想。1920年,蔡和森在法勤工俭学,写信给毛泽东提出建党主张,得到毛泽东赞同。1919年12月,组织“驱张运动”,学会展现出发动群众、舆论斗争、跨区域协调的能力。1920年,学会宗旨修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
 
1920年下半年,许多会员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新民学会逐渐停止活动,其会员成为早期党组织的重要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在思想上、干部培养上做了重要准备。
新民学会遗址和蔡和森故居作为重要的红色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革命精神,是我们学习和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王宇 来源:社会实践队员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