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网红甜品藏陷阱,解锁安全新密码: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走进三潭社区

时间:2025-07-25 关注:
  
  (通讯员:李静 龚琬婷)7月25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走进武汉市江夏区三潭社区,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甜蜜陷阱?解锁网红甜品的安全密码——青少年甜品食品安全指南”的科普活动。此次活动,博士团旨在通过趣味讲解、游戏互动等方式将甜品背后的健康知识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孩子们,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食品安全的“小窍门”。
  甜品狂欢,快乐与陷阱并存
  “大家有没有发现,吃了甜品后会感觉到更快乐?觉得好吃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它可能藏着健康小问题呢?”活动伊始,讲师潘晴彦抛出问题,迅速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吃了草莓蛋糕我会开心一整天!”“小蛋糕吃多了会长蛀牙!”孩子们立刻炸开了锅,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想法。面对孩子们天真的回答,潘晴彦展开了甜品“红黑榜”的大揭秘。她通过一张张色彩鲜明的图片,清晰地列出了哪些是值得推荐的“健康甜品”,哪些是要谨慎选择的“甜蜜陷阱”,并详细讲解了各类甜品的健康风险以及购买技巧,让孩子们对甜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图1潘晴彦与小朋友们互动(李静 摄)
  安全守则,让甜蜜更安心
  为了让孩子们掌握健康甜品的安全鉴别方法,讲师杨依倩为小朋友们介绍了健康吃甜品的“安全守则”。她指出,选择甜品首先要遵守“三查”原则,查渠道,查配料,查状态。购买甜品要选择连锁品牌、正规超市,拿到甜品后要第一时间查看配料表,避开“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防腐剂”等,坚决不买“临期促销”的散装甜品。同时,她通过趣味短片、政策讲解等方式,为小朋友们科普了过量食用甜品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们,合理控制甜品摄入量是保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
  图2杨依倩向小朋友们讲解鉴别健康甜品的“三查”原则(李静 摄)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三潭社区的孩子们掌握了辨别健康甜品的实用技能,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食品安全无小事”的种子,帮助他们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活动也搭建了高校知识服务社区的桥梁,让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走出校园、走进生活,切实解决了家长们在青少年饮食健康方面的困惑。
  图3博士团与小朋友们合照(李静 摄)
  未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将继续深耕社区、学校等青少年聚集的场所,结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设计更多针对性强、趣味性高的科普活动,将食品安全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智慧。博士团将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和家庭受益,为构建全民关注的食品安全环境贡献高校力量,让“健康饮食”的理念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作者:李静 龚琬婷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