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7月19日电(通讯员崔佳睿)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推动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进程,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治理现状”调查研究分队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开展实践调研。调研团队以“成本分担与收费机制”为核心,深入城乡基层,探寻垃圾治理模式与成本现状,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青年视角。
7月21日上午8点30分,调研分队抵达澄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随即展开为期半天的调研活动。分队成员以及澄城县住建局副局长,澄城县下辖韦庄镇、尧头镇、庄头镇等十个镇的镇长齐聚一堂,共同围绕“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成本分担与收费机制”展开讨论。调研以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结合的形式展开,内容涵盖城乡垃圾处理模式、成本构成(清运、焚烧、填埋等费用)、居民收费机制及污水治理相关成本。问卷发放对象涵盖住建局管理人员与乡镇负责人,旨在从政策执行者与基层实践者双维度获取数据。

图为住建局座谈会中 通讯员 崔佳睿 摄
下午3点,调研分队在澄城县住建局陪同人员的带领下,前往光大环保能源(澄城)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企业负责人详细讲解垃圾焚烧处理流程,强调“资源化利用”理念:每日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量,余热回收系统同步实现冬季供暖。团队成员实地观察焚烧车间,记录废气净化、热能转化等关键环节。在控制室里,实践团成员们结合相关专业知识,积极思考,在监控屏幕上观察实际机器设备运作的同时,与讲解人员积极交流,对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结合方面有了更深认识,并加深了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的生态环保意识。

图为调研队于焚烧发电厂参观学习 通讯员 崔佳睿 摄
随后,调研组抵达澄城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专业人员展示实时监测数据平台,涵盖县域垃圾处理厂的污染物排放指标、污水处理厂的COD/BOD浓度等。监测站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我们可动态调整治理措施,降低环境风险。”分队成员结合数据,就“城乡污水治理成本与监测覆盖度”展开进一步探讨,为后续研究积累实证基础。

图为实践团在环保监测站 通讯员 崔佳睿 摄
通过全天调研,分队初步梳理出城乡垃圾治理的三大矛盾: 乡镇间垃圾处理成本因人口密度、地理条件差异显著;居民付费机制覆盖率城乡差距明显;焚烧发电技术虽提升资源利用率,但初期设备投资压力较大。
本次调研中,团队成员分工协作,问卷组高效收集数据,访谈组深入挖掘问题,数据组严谨记录分析。烈日下的奔波与基层工作者的对话,让青年学子深刻认识到:城乡环境治理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政策、技术、民众意识多维发力。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青年学子以脚丈量土地,以心倾听民声,用专业知识为城乡一体化治理注入青春智慧。此次澄城调研,不仅为学术研究积累实证素材,更彰显了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践行环保责任的担当风采!
图为实践团合影 通讯员 崔佳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