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五感”探秘缙云仙都:南京财大学子解锁生态与人文交融密码

时间:2025-07-26 关注: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生态理念,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五感耕云”实践团队于7月19日深入浙江丽水缙云仙都景区,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为切入点,细致考察这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仙都,探究其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视觉:勾勒山水人文交织的画卷
        在鼎湖峰,团队成员齐聚龙津池,用相机捕捉锦鲤在碧波中悠然游动的画面。拔地而起的石柱倒映湖面,峰影与鱼群形成动态美景。移步朱潭山,成员们早早守候,捕捉到雨幕中老农牵牛过桥的经典场景。表演结束后,团队通过采访牵牛老农得知,“老汉牵牛”作为景区的特色表演节目,不仅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还获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景区通过节假日免费开放吸引客流、提升口碑,平日收费保障收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倪翁洞内,摩崖石刻自唐留存至今,“倪翁洞”三字及周边历代题刻清晰可见,成员们逐一了解和记录题刻的年代与内容,梳理出一条跨越千年的人文脉络。岩宕书房中,成员们观察书房建筑与岩石的融合特色,分析其形成过程,记录下原始岩壁、天窗与书架的布局,探讨这种独特建筑风格对乡村旅游的吸引力。通过视觉调研,团队成员收获了丰富的影像资料和关于仙都自然人文景观的详细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直观的素材。

图为团队成员观摩倪翁洞摩崖石刻 周雪雪 供图
        听觉:聆听自然与人文的交响
        团队携带专业录音设备记录鼎湖峰的声景:飞瀑轰鸣、溪涧流水、飞鸟啼鸣、蟋蟀振翅,以及雨珠打竹叶的声音。在朱潭山,成员们记录下老黄牛的叫声、赶牛老汉的缙云方言吆喝,其中包含“ngiu(牛)”“tsho(草)”等古汉语遗存词汇的发音。实践队长池淑畅表示:“这些即将消逝的方言声韵和农耕记忆,是景区最珍贵的人文基因库。”
        岩宕书房内,团队成员留意到,游客交谈的声音经岩壁反射形成回响,而翻书声与咖啡机运作的嗡鸣则交织成静谧的背景音。通过采访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团队成员了解他们对书房环境和乡村旅游的体验感受,收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听觉调研让团队成员了解到仙都的声音生态和乡村生活的真实声音,收获了来自当地居民和游客的一手声音资料和见解。

图为飞瀑倾泻而下 周雪雪 供图
        嗅觉:呼吸生态与文化的气息
        山雨过后,团队成员感受到空气中有青草、野花、土壤和植被根系的混合气味,这恰与景区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直接相关。在农家民宿,成员们留意到晾晒的笋干和悬挂的梅干菜散发的气味,向农户请教制作工艺与气味形成的关联,了解到当地“七晒三晾”的传统技法如何锁住山林气息。嗅觉调研让团队成员认识到仙都的气味生态,收获了对乡村自然气息的独特感知和认识。

图为团队成员嗅雨后树叶 田诗颖 供图
        味觉:品味山水馈赠的本真
        团队在民宿早餐中品尝了当地笋干和糯米粥,详细询问食材来源,得知笋干来自当地海拔600米以上的竹林,采用丽水传统技法烘干。“我们这里都是自己制作的笋干,非常新鲜美味。”民宿老板热情解释道。
        在农家菜中,团队成员们体验了井水腌制的酸菜酿皮、山区散养黄牛肉和白切鸡,感受食材本味。成员们还走访了缙云轩辕文化街,了解到炭火烤制的缙云烧饼年销量超100万个,带动20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并收集了3家老字号店铺的配方传承故事。味觉调研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仙都的饮食文化,收获了对乡村特色美食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触觉:触碰时光沉淀的温度
        触摸鼎湖峰的石壁,团队成员们感受其粗糙质感及风雨、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在朱潭山,他们体验了溪水的清凉及水流中砂石轻擦皮肤的感觉,研究水流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据了解,景区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以此保持景区生态环境的质量。成员们还触摸了倪翁洞的钟乳石,感受其温润质感,以及岩宕书房岩壁上的采石凿痕,对比不同年代凿痕的工具特性,还原古代采石工艺。触觉调研使团队成员对仙都的自然地质和历史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收获了关于岩石、水流和书法等方面的实践知识。

图为团队成员抚摸鼎湖峰石壁 田诗颖 供图
        暮色中,团队带着装满“五感记忆”的调研笔记踏上归途。这场实践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仙都的生态优势,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的画卷、听得见的交响、闻得到的芬芳、尝得到的本味、摸得着的温度。未来,团队成员也将继续探寻更多生态价值转换密码,为绘就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交融的美好图景添砖加瓦。
 
作者:徐舒缘 池淑畅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