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创意五寨・第二日|非遗探访:老手艺里的新活力​ —— 触摸文化传承的温度

时间:2025-07-23 关注:
          2025年7月12日,厦门大学“创意五寨・美润丰年” 实践队联合集美大学踏着晨光,开启了第二天的实践征程。这一天,队员们穿梭于中医药文化馆的千年智慧之间,驻足于老醋坊的百年酿艺之中,沉浸在根雕艺术的巧夺天工之内,在与非遗文化的深度对话里,探寻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意义。​
          五寨的文化肌理,既藏在古籍药典的字里行间,也浸在醋缸发酵的酸香气息中,更刻在根木雕琢的刀痕纹路里。实践队此行,不仅是为了记录这些即将消逝的老手艺,更是希望以青年视角,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让非遗传承在创意赋能下焕发新的生机。​
         参观基地:药香漫溢处,古今智慧交辉​
         实践队的第一站,是五寨县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推开大门,一股淡淡的药香便扑面而来,序厅的历史脉络墙如时光长卷,将中医药从远古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岐黄厅的经典药方陈列,让人仿佛能看见古代医者悬壶济世的身影;青囊厅的药材标本,在灯光下散发着自然的馈赠之光。​
           
          队员们体验了青囊厅和杏林厅的多媒体互动动画答题和医籍拓印的活动,大家更深刻地体会到:文化的传承,从来都要从年轻一代的心田播下种子。
          
           醋坊探秘:百年老技艺,酿出时代新味​
          离开中医药文化馆,实践队一行来到了牛氏博文醋厂。刚踏入厂区,浓郁的醋香便萦绕鼻尖,这是四代人匠心传承的百年味道。 在负责人程姣带领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从蒸煮、糖化到发酵、熏淋的传统酿醋工艺,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智慧。产品展示区内,古朴陶缸与现代包装相映成趣,文创礼盒既保留传统韵味又赋予新意。
            
          这项承载百年匠心的制醋技艺,2019年入选市级非遗名录却未止步于博物馆。作为第四代传承人,山西牛氏博文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姣自2012年传承技艺,2020年创立公司推动创新发展,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
           
          参观过程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保护重在创新传承。无论是中医药文化的标准化,还是醋酿技艺的新IP打造,关键都在于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接轨,使其永葆活力。

          寻访木艺:根木生花处,自然与匠心共鸣​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山西沈彦军根雕艺术有限公司的展示厅里,一件件根雕作品在光影中仿佛有了生命。这里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沈彦军的匠心天地,从人物动物到山水抽象,每一件作品都保留着树根的天然形态,又融入了创作者的巧思,真正做到了 “三分人工,七分天成”。​
          在采访交流中,沈彦军向实践队员们详细讲解了根雕艺术的选材标准、雕刻技法和传承心得。馆内的荣誉墙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证书与各类赛事获奖证书相映成趣,无声地诉说着这项传统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艺术生命力。
          
           实践新思:让文化之根,扎得更深,长得更茂​
           实践队初入各参访点时,视线多停留在技艺表象:中医药文化馆的药材陈列、醋坊的酿制流程、根雕公司的成型作品,皆被视为独立的"文化展品"。随着与传承者深入对话,认知逐渐深化——中医药推广者讲述传统医理融入现代教育的创新实践,醋厂负责人展现四代人守艺如一的匠心传承,根雕大师阐释"顺应木性"的创作哲学。这些鲜活故事让队员们顿悟:传统技艺绝非静止的标本,而是流动的文化基因,既承载着匠人的生命记忆,更凝结着地域文化的独特密码。
           此次探访使实践队清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创新传承。从中医药的智慧结晶到酿醋工艺的代际坚守,再到根雕艺术的天然意趣,每一项技艺都蕴含着与时俱进的文化基因。队员们表示将依托专业优势,通过文创开发、数字传播等路径,助力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贡献青年智慧。
 
作者:厦门大学创意五寨・美润丰年实践队 来源: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