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闽南师范大学三下乡|汲取文昌力量,赋能东山乡村振兴实践

时间:2025-07-10 关注:
       秉承谷文昌矢志为民的担当精神,数学与统计学院“青禾映海,筑梦屿间”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3日至6日走进漳州市东山县,通过调研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成果等,以实际行动呼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东山县地处福建南部沿海,以“海抱陆、陆衔湾”的独特格局坐落于海域之畔,海岸线蜿蜒,岛礁星布。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生态图景多元共生——宫前村鲍鱼养殖集群蓬勃发展,西港盐场传承千年制盐技艺,澳角村打造“渔旅文”融合典范;而作为谷文昌宝贵思想发源地,百里木麻黄防风林带与谷文昌纪念馆镌刻治沙历史,成为党员干部践行“实干为民”的精神坐标。当下,东山县以谷文昌事迹为精神引领,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协同推进,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传文昌精神,兴产业富民
  谷文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精神深植东山大地,其务实担当与为民情怀指引东山人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能,推动鲍鱼养殖、盐业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 持久势能,将镌刻在东山大地上的精神丰碑,化作百姓增收致富的鲜活答卷。    
  在宫前村鲍鱼养殖基地与西港盐场,实践队深入探访特色产业与传统技艺。在宫前村鲍鱼养殖基地,实践队向养殖户学习投喂、配饵等核心技术,亲身感受“一粒鲍”背后的匠心;走进西港盐场,他们手持竹耙轻拢盐粒,晶莹的盐晶间流淌着千年技艺的厚重。技术创富、匠心传承,让这两大产业成为东山乡村振兴的支柱,绘就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的生动图景。    
  从养殖海域到盐田阡陌,谷文昌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种,点燃东山乡村振兴的燎原之势。传统技艺的薪火相传在此延续,勾勒出产业富民的时代图景。实践队深入其间的每一次探索,都见证着精神力量如何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强劲动能,让东山在振兴之路上步履铿锵,向美而行。    
  二、承实干基因,绘振兴新景
  澳角村始终将谷文昌“拓荒兴业”的实干精神作为发展的根本遵循,并以此为基,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创新智慧熔铸其中,持续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的发展新篇逐步铺展。    
  实践队走进东山县澳角村,以多维视角深入探寻乡村振兴的“实干密码”:于村史展厅追溯村庄演进脉络;登渔港船只与渔民共话休渔期业态转型;走进电商运营中心、特色民宿,剖析传统产业如何“触网”新生;穿梭古厝群落,驻足儿童诗歌墙前,体悟文脉传承。澳角村以产业融合为引擎,驱动多元经济蓬勃生长;以生态守护为基石,筑牢绿色发展长远根基;以文化传承为灵魂,擦亮乡村振兴特色名片;三措并举、协同发力,激活乡村振兴澎湃动能,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新路。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拼图。”澳角村以谷文昌实干精神为核心,将产业升级、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凝结一体,既绘就了村庄蝶变的鲜活图景,更凝聚成以内生动力驱动振兴的范例,为新时代城乡发展提供了“精神铸魂、实干筑基、多元共生”的深层启迪。    
  三、继治沙壮志,固发展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生态治理为东山岛乡村振兴筑基,从谷文昌战风沙到如今绿色发展,治沙精神始终引领实践,持续书写生态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谷文昌纪念馆与东山岛百里木麻黄林带,是“治沙精神照千秋,绿色奇迹励后人”的生动缩影。实践队探访其间,于泛黄文献与苍翠绿海间触摸精神脉搏:纪念馆内,老旧自行车、补丁衣物与圈点的治沙笔记,勾勒出谷文昌踏沙寻策、廉洁奉公的身影,藏着“迎难而上、反复试验”的智慧;林带深处,歪斜的树干、交错的根系与开裂的树皮,勾勒出木麻黄抗风固沙、顽强生长的模样,藏着“扎根沙地、不畏盐碱”的生存智慧。当先辈的足迹与草木的年轮重叠,治沙精神便不再是遥远的故事,而成了融入山海肌理的基因,在风里、土里、人心间代代相传。    
  从治沙造林到生态富民,谷文昌精神内核早已超越时空界限,成为东山岛镌刻于山海间的文明基因。那份凝铸在风沙里的担当,既是乡村振兴的生态基石,更是奔涌在血脉中的精神图腾,指引着奋斗者在绿水青山间续写永续发展的新篇。    
  结尾
  漫步东山岛,谷文昌奋斗精神始终为乡村振兴的奋进之路锚定前行方向。从特色产业的富民图景,到澳角渔村的蝶变新生,再到治沙造林的绿色奇迹,这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担当早已跨越时空,化作奔涌不息的奋进力量——它让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美美与共,让文化根脉与时代浪潮交相辉映,更让“实干为民”的初心,成为乡村振兴最厚重的底色。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实践队踏足东山,于产业场域的生机里、文化载体的意韵中、生态屏障的绿意间,深刻体悟谷文昌“为民”“实干”“担当”的精神内核,将文字力量转化为扎根乡野的实践动力。此次实践是奋进新起点,广大青年将传承谷文昌“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纯粹初心,以专业赋能乡村振兴,传承精神火种,破解振兴难题,让青春在乡村振兴征程中绽放光芒。
作者:“青禾映海,筑梦屿间”暑期社会实践团 来源: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