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弋泾行” 团队探访非遗与古镇 探寻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时间:2025-07-10 关注:
为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探寻传统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的可行途径,7 月 4 日,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泾县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 —— 与省级非遗项目泾县油布伞制作技艺传承人郑国民深入交流,并走访查济古镇,实地考察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实际状况。
在郑国民的油纸伞工坊中,团队成员近距离观摩了油布伞从原料选取到成品完工的全套手工流程。郑国民介绍,泾县油布伞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以当地盛产的毛竹为骨架、棉纸与桐油为伞面,其制作工艺历经数百年岁月传承至今。谈及传统技艺面临的传承困境,如年轻匠人稀缺、市场关注度不足等问题时,郑国民展示了工坊创新开发的现代文创伞 —— 这些伞融入了徽派建筑纹样、泾县山水景致等特色元素,通过贴近市场需求的设计,为非遗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离开油纸伞工坊后,团队前往查济古镇,先后走访了当地的明清古建筑群、传统街巷及多家非遗手作工坊,重点调研古镇的文化保护措施与旅游开发现状。查济古镇现存 140 余处明清时期的建筑,完整保留了徽派建筑中 “三雕”(砖雕、木雕、石雕)艺术的精妙,以及村落水系规划的独特智慧。团队通过实地查看建筑风貌、与当地居民交流日常生产生活、向游客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古镇在文化遗产保护、特色业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
此次调研为实践队研究 “传统文化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收集了大量一手素材。接下来,团队将梳理整合非遗技艺与古镇文化资源,尝试探索一条文化保护、健康服务与乡村发展相互协同、共同推进的全新模式。
作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杨 来源:大学生社会实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