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09 关注:
来源: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科技已然成为撬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杠杆。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智慧农业技术下沉基层,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无人机社团学生组建“数字农防”社会实践队携手“华鹰天翼科技有限公司”,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化农药喷洒实践,让科技赋能农业的图景在田间地头生动铺展,书写着科技助农、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篇章。
这次无人机社会实践,既是科技赋能农业的实战试炼,更是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助乡村振兴的风采舞台。出发之际,书记与辅导员们专程前来送行,让参与此次社会实践的每一张年轻面孔,都蕴含了用技术扎根田野、让乡村焕发新机的炽热期待,而启航楼前的合影不仅定格下动力青年投身实践的昂扬姿态,更以青春之名,为这场用科技点亮乡土、以实干助力振兴的实践写下了最鲜活的序章。
抵达基地后,技术专家系统化的培训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动能。从无人机构造原理到精准作业流程,从药剂科学配比到三维航线规划,每一个知识模块都凝聚着现代农业的智慧结晶。当无人机引擎在阡陌间响起,这场理论与实践交融所孕育的技术种子终将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破土而出,化作提质增效的丰硕果实。
实操环节,实践团队中药剂调配组严格遵循现代农业标准,确保每一滴药液都发挥最大效能;能源保障组通过实时监测与快速更换,为无人机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支持;测绘小组则为后续作业提供数据支撑;飞行控制组基于测绘数据,使无人机沿最优路径实现农药的均匀喷洒。
实践过程中,不少当地村民被无人机作业的场景吸引,纷纷前来了解。队员们热情地向村民们介绍无人机农药喷洒的优势,围观的村民们不禁发出由衷赞叹。无人机不仅带来效率的飞跃,更以精准喷洒减少农药浪费,用科技手段守护着田野的生态与安全。当村民们围着队员们询问技术细节时,不仅进一步展现了动力青年对于每一件小事,每一处细节都极其认真的那一份责任心,更无形之中展示着我院“拓”字品牌影响下动力青年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科技兴农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悄然萌发,或许不久的将来,这些种子会生长为更多人主动拥抱新技术的自觉,生长为田野间更智能的耕耘方式,最终汇聚成乡村振兴路上,科技与乡土相拥的蓬勃生机。
此外,实践队还前往忻州市神池县龙泉镇柴家墕村,通过现场讲解、案例演示等方式向村民宣传无人机知识,帮助大家了解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与应用方法,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认可与好评,并收到了该村发来的感谢信,信中对实践队的公益行动表达了诚挚感谢。这套融合了精准农业技术与团队协作的作业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更展现了科技创新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价值,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实践队还收获了一份特殊的认可——一面来自忻州市神池县龙泉镇柴家墕村的锦旗。锦旗上“科技助农解民忧,精准服务暖人心”的赞誉,是对实践队工作的高度肯定。这面锦旗不仅承载着村民们的感激之情,更成为实践队在科技助农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动力,激励着队员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专业的技术,为更多乡村带去科技的力量与温暖。
立足当下,无人机技术作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亮眼成果,已深度融入农业监测、环境测绘、应急救援等诸多领域,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社会实践,既是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深化与检验,更是培养动力青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宝贵契机。通过实地操作无人机,同学们直面真实场景中的技术挑战,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社会需求贡献智慧与力量——这不仅是一次技能提升之旅,更是一堂鲜活生动的“大思政课”!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专业技能,更通过科技手段为当地农业生产注入了新动能。无人机掠过田垄的身影,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生动注脚,更映照出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相信随着更多科技力量扎根田野,广袤乡村必将迎来更丰收的明天,让“科技助农”的翅膀,载着希望飞向更远的未来。未来,我院也将持续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继续走在科技助农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