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总结

田间地头的一万次热望

发布时间:2025-08-22 关注:

来源: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青衿筑梦·赋能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

         凌晨五点,鸦青色的天幕还低垂着,天空中唯东方的天际线上一线微明,如同未调匀的淡墨里掺了一匙银粉。灯心草田便浮在这昏晓交际的微光中,万万千千的细长草茎像是大地生出的无数根须,独自静默着。而后天光渐次分明,先是东方地平线上一痕极细的赤金,继而便见那云霞由酒红渐渐转作佛赤,排挞而至,竟将天空烧成半幅熔金烁彩的织锦。忽而,日轮挣出地平,初时只探出一弯赤金,俄顷间便跃出整个。那光先是锋利,继而温润,将草尖一一镀亮。灯心草的草穗上宿露未晞,经日光一照,便似万千珍珠同时迸裂,碎成不可逼视的晶芒,旋即又化为湿气,无声无息地遁入空中,附着在我们的衣物上,感到阵阵温热。此刻四野通明,近处的草浪则翻滚着深浅不一的碧色,从翡翠到竹青,从秋香到柳黄,层次历历可辨。在归途中,日光愈炽,草色愈澄,在阳光的照耀下,人与草木皆变得通透起来,仿佛五脏六腑也被这晨光洗过一遭,浊气尽去,唯余生机。这是我们行走在塔溪村的第五天。
          几日以来,在产业村长严村长的引领下,我们既仰首学习农业精粹,亦俯身深入田野调研。在这片孕育希望的沃土之上,更令人心潮涌动的是,藉由这细长的草茎,我们听到了无数与之紧密相连的人生故事——这些深植于泥土之间的叙述,都如细腻的丝线,编织出乡间最温厚的叙事。
         “有些人注定就是要照亮别人。”严村长说出这句话时,语气平静,却透着一种笃定。他是土生土长的塔溪村人,怀着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感情回到这里,一心扑在灯心草的研究上。经过他和团队数年努力,这株平凡的小草,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我们去他的工厂参观时注意到,尽管抽芯加工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厂房里却仍有许多老人坐在那儿,安静地做着一些手上的零活。我们不解,询问他为什么还要请他们来。严村长的回答简单却沉重:“这是在做功德。”他解释道,这些老人大多不识字,也没什么技能,可就是这样简单重复的手工,能帮他们挣出些买油买盐的钱,让他们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不至于被落得太远。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座工厂运转的不仅是机器和原料,还有温度与牵挂。它用最朴素的方式,接住了一些正在缓慢坠落的命运。让踉跄的脚步,也能勉强跟上这奔涌向前的、名为“发展”的浪潮。
 

         在使用无人机拍摄视频素材时,我们也偶遇上了当地的村民也在使用他们比我们大得多的农业无人机进行肥料的播撒。我们的镜头有时飞的比无人机快,就像是时代的步伐,有时走的比无人机慢,又像是传统的不舍。有时能清楚地看到田垄间的缝隙,像是这个村庄流淌的血脉,有时又拉远,仿佛包容了整个塔溪村。
 
         行走在塔溪村的田间地头,我感受到了两股风的吹拂。一股是时代的狂流,它自远天奔涌而来,呼啸着推人向前,将万物卷入新生的洪流;另一股却是土地的清风,它从稻穗的间隙间浮起,从锄尖与泥土亲吻处沁出,温厚地环绕膝踝,告诉我莫失本真,要如稻禾般扎根向上。
         而正因一代又一代人在这田间无数次地驻足回望,才使得文明的薪火不曾断绝。风过处,草浪连天。我忽然懂得,所谓传承,不过是人在奔赴未来的路上,仍不忘回头掂量来路的重量。那来自土地的清风,吹拂了五千年,依旧清冽如初;而那时代的狂流,亦将推着我们,走向又一个五千年葱茏葳蕤的远方。

(文:“青衿筑梦·赋能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  李晨/图:“青衿筑梦·赋能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 黄粤斌 蔡旭泰)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总结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