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过蜿蜒的油柏路时,风里忽然漫进一缕的草木香。塔溪村的轮廓在蝉鸣里变清晰——晾晒的灯心草在晒谷场铺成金色的河,村干部掌心的老茧沾着草屑,像藏着一整个夏天的故事。这是我与塔溪的初见,原以为是带着知识来“给予”,到头来却发现,是这片土地在悄悄教我如何生长。
村委会门前,最先接住我们的是一排排晾晒在两侧的灯心草。我们帮着村民们一起收灯心草,村干部也热情地拿西瓜招待我们,西瓜切开时“咔嚓”一声轻响,红瓤里的籽像撒落的星,汁水顺着指间缝隙往下淌,在泥地上洇出小小的湿痕。
产业村长带着实践队员们一起参观灯心草加工工厂,我们也惊叹着,一株灯心草,从灯心到壳草,能有这么多的用处,能发挥药食同源的功效,能织席制履,能福泽万家。
在义诊途中,我们支起血压仪,阿婆的手颤巍巍伸过来,指节上的裂口还沾着晨露打湿的草绿,量完血压后,她非要抱起西瓜,热情招待我们。那一刻忽然懂了,乡村的温度从不是冰冷的数字,是阿婆掌心的暖,是孩子眼里的真,是我们走进家门宣传“防溺水六不”时,风把话语吹进禾苗里的温柔。
实践队员给村民量血压
下到灯心草田里,农民们手把手地教实践队员们收割灯心草的要点,“镰刀刀刃向下,不要割到手了”是他们对实践队员们最亲切的叮咛,灯心草随风轻轻摇摆,微风轻拂着实践队员的脸颊,一茬茬绿油油的灯心草在实践队员的手中应声而断,我们一同分享着收获的喜悦,一同在农忙直播实践中践行自己的助农梦想。

实践队员在灯心草田地开展直播
走进灯心草助农直播间,灯光亮起时,灯心草忽然有了新的模样。货架擦得锃亮,草席上的纹路在光里像流动的水,宠物草窝的边缘还留着编织人指尖的温度。主播举着灯心草样品,声音里带着点紧张的雀跃:“看这细密的编织,蒸包子时水汽不渗,带着草木的清芬呢。”运营捏着产品单的指尖沁出薄汗,灯光师反复调整角度,想让草席的光泽更柔和。严村长站在角落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光:“这草啊,终于能顺着网线走出山了。”原来乡村的振兴从不是孤军奋战,是年轻人的镜头对准老手艺,是屏幕内外的期待撞出火花,是一株草在现代风里,长出了新的年轮。
实践队员开展助农直播
离开前一天,灯心草加工厂的灯亮到很晚。月光落在晾晒的草堆上,像铺了层薄薄的银纱。来时带着满书包的理论,走时却收获了一袖灯心草香,还有心里沉甸甸的份量:所谓“赋能”,从来不是单向的奔赴。我们给乡村带来了宣传,乡村却给我们的青春浇了水、施了肥,让我们在泥土里读懂了“兴乡”的真意 ——就像那些灯心草,既要向着阳光拔节,也要把根须扎进土地深处。
七月的风还在吹,塔溪村的灯心草在夜色里轻轻摇。我知道,这段故事不会结束,它会跟着那些草编的席子、带着泥土气的知识、年轻人眼里的光,在更多地方发芽、生长,长成乡村振兴的模样。
(文:“青衿筑梦·赋能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 张灼宇 /图:“青衿筑梦·赋能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 黄粤斌 蔡旭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