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7 关注:
来源:河北工业大学京华红韵实践小队
2025年8月12日至14日,河北工业大学“京华红韵”实践小队奔赴首都北京,开展了以“红色资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先后深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通过实地参观、史料研读、现场讨论等多种形式,系统追溯红色历史,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记忆,到星火初燃的觉醒时刻,再到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深切体悟革命精神,完成了一堂行走的“思政大课”。
图1 “京华红韵”实践小队于军博馆内合照
首日,实践小队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整座博物馆庄严肃穆,陈列内容涵盖中国古代战争史、近代革命战争史以及新中国国防建设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主题展厅中,队员们细致观摩了从红军时期的土枪土炮到解放战争阶段缴获和自制的武器装备,结合文字解说与场景还原,深刻感受到人民军队在艰苦环境中一步步发展壮大的伟大历程。兵器陈列区规模宏大,坦克、战机、火炮等重型武器陈列有序,每一件实物都是历史的见证,传递出那个年代特有的坚毅与壮烈。军事科技则突显出现代化国防的飞速发展,从北斗组网到航母建设,队员们在感受到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更加明确了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图2 军博馆内陈列的飞机模型
图3 军博馆内陈列的导弹模型
图4 “京华红韵”实践小队成员在军博参观陈列的导弹模型
次日,队员们走进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祥地之一,也是许多革命先驱工作与奋斗过的地方。借助历史照片、手稿报刊、场景复原及多媒体影像,真实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直至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期间的关键事件与人物。队员们长时间驻足于李大钊同志工作复原室、《新青年》编辑部展台前,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帧帧影像,与百年前的青春身影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早期革命活动的当代价值,是初心的坚守,是使命的传承,更是我们奋斗的精神力量。
图5 “京华红韵”实践小队成员在北大红楼内参观
图6“京华红韵”实践小队成员于北大红楼内阅览史料
图7 北大红楼内陈列的旧物
最后一天,实践小队则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整个展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线,通过两千余幅图片、近四千件实物及多项新媒体技术,全景式呈现中国共产党从创建、发展至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进入新时代的百年历程。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四大展区,系统梳理了党史中的重大事件与转折点。在长征主题沉浸展区,借助声光电综合呈现,还原了中国共产党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切身感受到红军战士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在脱贫攻坚展台前,则感动于一代代共产党人扎根基层、矢志奋斗的动人故事。红色资源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照亮前路的灯塔,激励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精神血脉。
图8 党史馆内陈列的伟人雕塑
图9“京华红韵”实践小队成员在党史馆参观
图10 “京华红韵”实践小队合照
青砖不语,红墙有忆;枪炮无声,信念永存。这个夏天,“京华红韵”实践小队在北京的红色地标中,完成了一场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用双脚丈量红色足迹,以心灵聆听历史回响,走出课堂、走进历史,队员们深切认识到,红色资源是连贯历史与未来的精神桥梁,承载着先烈的理想,也指引着新时代青年的方向。红色,早已融入民族血脉;信仰,终将照亮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