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唐心悦)为深入贯彻落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儿童的法治观念,2025年7月3日上午,由内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大学生们组建的“法润巴蜀”普法志愿服务队走进内江市市中区桂湖街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多种创新形式,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法治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们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通讯员 唐心悦供图。
活动伊始,普法志愿者们以精心制作的PPT为载体,开启了“锦言释法治妙语润蜀心”的法律知识讲解环节。他们围绕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了趣味问答和情景模拟等互动环节。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纷纷踊跃发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法律条文的理解。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们进行游戏互动。通讯员 唐心悦供图。
紧接着,现场开展了两个别出心裁的小游戏。第一个是“击鼓传花”法律知识大挑战。参与人员十人一组,实践队员播放节奏明快的背景音乐模拟“击鼓”。随着音乐声起,“幸运花”在参与者手中迅速传递。当音乐戛然而止,拿到花的“幸运儿”要回答简单的法律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的参与者会获得一份小奖品,而回答错误的则可以表演一个小才艺。这个游戏将紧张刺激的传花环节与法律知识问答巧妙融合,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在问答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到了法律知识,还加深了对法律条文的记忆,培养了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活动进入了“廉心未凉小法官角色扮演”环节。首先,志愿者详细讲解了法官的职责,让小朋友们对法官这一职业有了初步认识。随后,志愿者邀请小朋友扮演“小法官”,模拟简易场景,如“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执,判断谁对谁错”。小朋友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在模拟场景中认真思考、仔细判断。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有效锻炼了小朋友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多种问答形式充分调动了现场观众的参与积极性,大家在答题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们共同书写法律标语。通讯员 唐心悦供图。
为了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实践队还设置了书法小任务——“书写宣传标语,法律心愿树”。参与人员十人一组,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硬笔和书法纸,让他们用简单的字体或图案,书写或绘制一句与情景剧相关的法律小标语。小朋友们认真书写,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完成后,他们纷纷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互相欣赏。在活动现场,还布置了一棵“法律心愿树”(展示板展示环节),小朋友们把自己的书法作品贴到“树上”。主持人随机挑选部分心愿进行分享,进一步强化了小朋友们对法律作用的理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
活动接近尾声时,志愿者们饱含深情地教唱《我和我的祖国》。激昂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在歌声中融入法治精神,将爱国情怀与法治理念相融合。大家用歌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以法治守护家园、共筑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奏响了法治与爱国的和谐乐章。
歌声渐渐落下帷幕,现场的气氛却久久不能平息。小朋友们和志愿者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共同许下了用法治知识守护家园的承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们合影留恋。通讯员 唐心悦供图。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收获了丰富的法律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法治精神,让法治观念在内江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此次内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组成的“法润巴蜀”普法志愿服务队所组织的社区普法活动,形式新颖多样,内容丰富实用,受到了一致好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法治意识,也让实践队员们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普法形式,为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