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 “宁” 聚践服务 川菜文博赋振兴
为深入践行基层服务宗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8 月 24 日,川流 “宁” 聚实践队以 “扎根基层、赋能乡村” 为导向,走进川菜博物馆开展 “三下乡” 实践活动。作为团队本次实践的第三站,此次活动聚焦安宁村乡村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以实际行动诠释 “川流汇聚、服务安宁” 的团队理念,为基层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川流 “宁” 聚实践队始终将 “基层服务” 作为核心目标,此次走进川菜博物馆,既呼应了团队立项书中 “弘扬郫县豆瓣非遗文化、活化乡村传统文化资源” 的规划,更与安宁村 “以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振兴” 的发展需求深度契合。活动当天,队员们化身基层服务 “多面手”,在博物馆内开展多维度志愿服务:部分队员提前研习川菜历史脉络、郫县豆瓣传统酿造技艺,以 “文化讲解员” 身份扎根服务一线,为游客细致讲解川菜背后的民俗故事与非遗价值,让传统文化在生动讲解中触达更多人;另有队员主动承担表演场地布置工作,全程细致严谨,用耐心与责任心保障博物馆民俗表演顺利开展,切实提升游客参观体验,以服务之力优化基层文旅场所运营效能。 
图为实践队成员指导小朋友体验传统技艺 胡舒怡供图
在基层宣传服务环节,川流 “宁” 聚实践队宣传组队员围绕 “川菜文化 + 乡村旅游” 主题开展专项记录工作。队员们携带拍摄设备,深入博物馆的传统作坊、豆瓣晒场、文化展厅,不仅定格下郫县豆瓣古法酿造的珍贵画面、川菜非遗技艺的展示场景,更捕捉到游客参与互动的鲜活瞬间与队员们服务基层的忙碌身影。这些素材将被精心制作成宣传视频与图文稿件,通过团队新媒体平台传播,既为川菜传统文化拓宽宣传渠道,更向外界展现安宁村以川菜博物馆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成果,助力基层乡村吸引更多关注,为当地文旅发展引流。
千年酱香氤氲之间,队员们以热忱书写文化传承新篇:非遗展陈一线,他们化身文明信使,梳理川菜千年文脉,以生动叙事唤醒民俗记忆;民俗展演现场,他们充当文化卫士,让水袖翩跹、茶烟袅袅在守护中于新时代舞台焕发异彩;新媒体平台,他们扮演非遗传承指路人,精心制作文化宣传视频,以多元视角展现川菜魅力,拓宽传统文化传播渠道。
此次活动见证了实践育人与基层服务的双向赋能。队员们以赤子之心扎根文化沃土,在服务中锤炼本领,在奉献中升华理想,用奋斗足迹勾勒出个人成长与基层发展同频共振。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川菜博物馆传统作坊时所见 赵正昊供图
据悉,川流 “宁” 聚实践队本次 “三下乡” 活动以安宁村为实践阵地,聚焦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传承三大基层发展领域,旨在通过青年学子的专业能力与服务热情,实现 “实践育人” 与 “基层赋能” 的双向共赢。此次川菜博物馆实践,既是团队践行 “基层服务” 主题的具体实践,也是助力安宁村乡村旅游振兴的重要举措 —— 队员们以 “川流汇聚” 的合力,为博物馆补充服务力量、完善宣传体系,让川菜文化这一基层 “文化瑰宝” 转化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进一步激活安宁村经济社会发展潜力。
接下来,川流 “宁” 聚实践队将持续深化基层服务,一方面加快整理本次活动宣传素材,强化川菜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联传播;另一方面结合前期在安宁村生态农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形成多领域联动的基层发展助力方案,以 “川流不息” 的服务热情,带动更多青年投身基层、服务乡村,为安宁村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合影 严皓骞供图
(通讯员 赵正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