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东北财经大学学子赴三地开展

发布时间:2025-09-03 关注:

来源:谭梓涵

2025年7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烽火薪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奔赴辽宁省大连市、沈阳市、阜新市三地,开展为期15天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在学院李元博副教授、曾凡凯辅导员全程指导下,由队长谭梓涵带领的9人跨专业团队,创新采用”沉浸式学习+实践调查
+数字传播"三维模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育活动,实践团收到多个实践地的肯定,获数封表扬信。
一、铭记历史:在遗址现场感悟民族之殇
7月21日清晨,团队首站抵达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在阴雨笼罩的遗址保护区,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王丽娟的步伐,在堆积着
7万具遗骨的陈列馆前久久驻足。当听到“每吨煤炭就伴随着4名矿工死亡"的史实时,会计专业队员张子昂立即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验证,数据结果令全体成员震撼。在"抗暴青工遗骨馆"前,保持反抗姿态的遗骸让队员刘禹彤在实践日记中写道:“这些扭曲的骨骼构成永恒的抗争符号,课本上的'民族苦难'此刻有了血肉温度。"
团队对矿工帽、镣铐等200余件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制作成《血泪记忆》微纪录片。
视频通过对比日军掠夺台账与矿工生存数据,用经济学视角揭露殖民掠夺本质,纪念馆研究部主任李建军评价:“这种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让沉重历史产生了直击心灵的传播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抗战英烈敬献白菊
二、青春宣讲:用青年话语传递爱国情怀
7月23日下午,团队在阜新市高级中学礼堂开展"时空对话“主题宣讲。队长谭梓涵创新设计"历史盲盒"互动环节,用文物复刻品搭建穿越时空的情感纽带。当高二(3)班张明宇同学抽到”杨靖宇将军的棉絮”时,金融工程专业队员李露露现场演示CPI数据建模:通过对比1939年东北地区物价指数与抗联将士生存物资配给,计算出"每克棉絮相当于2.5天口粮"的结论。这种"数说历史”的方式引发热烈讨论,有学生当场感慨:“原来经济学公式也能丈量英雄精神的高度。”
活动现场,团队发放自编的《抗战经济账》手册,用38组数据可视化图表展现战争中的民族经济创伤。更与校方共建"红色金融史"图书角,校长王志强在答谢辞中特别指出:“这种专业素养与爱国情怀的结合,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思想深度。”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三、童心育苗:在幼小心灵播撒红色种

"王二小哥哥为什么不怕鬼子?"7月25日上午,在阜新市幼儿园活动室,队员冯紫默带领30名儿童围坐在巨幅抗战地图前。她用磁吸卡通贴纸还原英雄故事场景,当孩子们把“小喇叭”贴到王二小嘴边时,智能音箱同步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5岁的王梓萌用彩泥捏出"小英雄雨来“形象,稚嫩地说:“他的眼睛要大大的,因为他在认真站岗!"
团队研发的《英雄娃娃》系列绘本融入AR技术,扫描书页即可触发3D动画。在亲子共读环节,家长李女士看着女儿为虚拟王二小戴上红领巾的场景感动地说:"这种互动式教育,让爱国种子自然生根。“幼儿园园长周颖表示,将把团队开发的5套红色游戏教案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阜新市高级中学门前合影
四、社区深耕:银发与青春的双向奔赴
团队联合街道办举办"爱国文化周”,团队特别设计了"爱国知识擂台赛"吸引更多家庭参与,团队将金融专业术语改编成竞猜题目,如”边区货币发行中的'通胀阻击战'指什么"。
活动结束时,全体居民在团队准备的20米长卷上,用指纹绘制成中国地图轮廓。街道党工委领导感慨:"这些年轻人把高大上的理论,转化成了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情。"
指导教师李元博总结道:"这次实践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播、从情感共鸣到理性思考的升华。"正如队长谭梓涵在总结会上所言:"当我们把金融模型的坐标轴换成历史维度,突然发现爱国主义不仅是热血澎湃,更是代代青年必须算清的历史账、良心账、未来账。“这支兼具专业深度与时代温度的年轻队伍,正在用他们的方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勃勃生机。
通讯员:谭梓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