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传承红色基因,探寻齐鲁文脉”——德州学院“朱华启矅”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6 关注:

来源:德州学院“朱华启矅”红色实践团徐嘉昱

为传承红色血脉,探寻红色文化与齐鲁文脉的内在联系,并推动其传承和弘扬,2025年8月,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朱华启矅”红色实践团奔赴淄博市,开展“青春传承齐鲁文脉”暑期三下乡社会专项实践活动,成员们用脚步做尺丈量红色精神的广阔,他们走访场馆、深耕社区、以青春为笔,以创意赋能,在触摸历史中讲好红色故事,用行动筑牢红色文化根基,以行动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

场馆走访:对话历史,云端传声
实践团深入618备战电台旧址、焦裕禄纪念馆、原山艰苦创业纪念馆三地红色场馆,与负责人展开深度访谈。在交流中,挖掘珍贵历史细节,记录下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同时,团队精心拍摄制作宣传视频,用镜头定格珍贵文物,以讲解传递精神力量,展现场馆承载的历史厚重。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焦裕禄纪念馆学习记录。 王鑫淼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618备战电台旧址学习探访。孙佳一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原山艰苦创业基地前合影留念。王鑫淼 供图
 
图为实践团与纪念馆负责人访谈记录部分内容截图。孙佳一 供图
通过在三地的学习实践,团队成员深刻感悟了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的公仆精神,老一辈建设者在隐蔽战线上的爱国奉献与科技报国情怀,并见证了原山林场从荒山到绿洲的生态创业奇迹。此外,团队参观了临淄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与村里老人进行深入交流,听其讲述当地的红色革命故事,感受其中蕴含的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经过实践走访与查阅资料,实践团成员探寻红色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增强了文化传承的深度。

图为纪念馆负责人讲述白兔村的红色历程。王鑫淼 供图

图为实践团发布的宣传视频截图。孙佳一 供图
视频发布后,在网络平台收获大量关注,实践团成员借助新媒体,让红色故事借由数字渠道,跨越山海,抵达更多人心中,让历史不再沉默,让精神持续传扬。
 
文创赋能:创意搭桥,延续文脉
实践团匠心打造系列文创,农具泡沫模型重现往昔生产场景,印有红色故事的本子、明信片、书签,随时传递精神力量,“红星闪耀中国”电子项链,将信仰融入时尚。这些文创,让红色文化走进日常,使大众在使用间触摸文脉温度,为传承注入创意活力。

图为实践团制作的创意文创展板。孙佳一 供图
 
社区校园:多元互动,唤醒初心
从淄博白兔丘北村等3个社区,到童趣满溢的幼儿园,实践团步履不停。在社区,搭建“红色精神宣讲角”,精心设计“老物件故事会”“红色小课堂”等多样宣讲内容,生动讲述红色故事、宣传非遗文化,将红色精神与非遗文化结合,引导人们树立爱国情怀;在幼儿园内,设置丰富有趣的红色主题特色活动,孩子们在互动中聆听红色故事,让红色种子在纯真心灵悄然扎根,唤醒不同年龄段的红色初心。

图为团队成员在社区开展红色文脉宣讲。徐嘉昱 供图
团队成员将实践学习的成果转化为一节节生动可感的课堂,让他们在探寻红色精神与传统文化内在联系的过程中,在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社区孩子们讲解农业工具模型。王鑫淼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社区开展红色文化主题蜡染模拟绘画活动。王鑫淼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幼儿园开展红色精神课堂。孙佳一 供图
图为志愿者讲解老物件故事及其文化内涵。王鑫淼 供图
 
线上直播:云端对话,共探传承
团队开启线上直播,聚焦红色文化与齐鲁文脉的交融共生。主播结合走访见闻,从红色故事里的齐鲁担当,谈到文脉传承中的精神滋养。直播间内,观众踊跃互动,共同探寻文化传承路径,凝聚守护与传播共识,让红色基因与齐鲁文脉,突破空间束缚,在云端持续升温 。

图为实践团直播数据及截图。孙佳一 供图
 
此次实践,“朱华启矅”红色实践团以多元路径,串联红色传承与传统齐鲁文脉,让精神延续,让文化传承,让青春力量在行动中闪光,让群众感悟红色基因与齐鲁文脉的内在联系,也借由新一代的探索,不断焕发新生,在实践中续写传承新篇章。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