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探基层智慧养老,访社区民生需求

发布时间:2025-08-27 关注:

来源:西北大学“秦川智暖・银龄智享”西安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现状调研队

  
  2025年7月11日至17日,西北大学“秦川智暖・银龄智享”西安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现状调研队前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对尚朴社区、兴盛社区等7个社区、智慧大厅以及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实地调研。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此次调研旨在了解社区内部的智慧养老服务供给实践现状及老人需求。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等方式,发放和回收问卷近200份,收集整理访谈记录超20份,调研总参与人次超300人。此外,团队应邀参与西一路街道组织的主题座谈会,与各社区书记积极交流调研结果,深入了解一线智慧养老服务终最真实的情况和诉求。
  基层一线:倾听心声,触摸养老服务真实温度
  清晨的阳光斜斜照进社区食堂,油亮的臊子在铁锅里滋滋作响,红萝卜丁与木耳碎在热汤中翻滚,老人们捧着免费的暖心臊子面,眼里漾着笑意。
  团队成员身着亮绿色上衣走进广场社区,恰逢每周五的“一碗臊子面”活动开场。团队此行的核心任务在于开展智慧养老专项调研,团队成员首先与社区书记和养老服务工作者就智慧养老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访谈,随后与参与活动的老人进行交流。根据双方反馈的需求和建议,为后续优化智慧养老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图为团队成员与社区老人交谈
  “你看这面条筋道,臊子调得香,更重要的是小张姑娘总陪我唠家常。”魏爷爷端着搪瓷碗说;而李奶奶又指着手机笑着说:“吃面是引子,盼的是有人听我们念叨,教我们跟上时代呀!”“一碗臊子面”活动让独居老人每周多了期盼,却也暴露了陪伴时长不足的短板,老人吃面时的笑脸背后,藏着对数字时代的向往与困惑。根据社区工作者反馈,社区目前在推进智慧养老服务中的主要困难在于老人所需陪伴不足,养老保险等相关实用性数字技术教学也较难普及。同时结合问卷数据分析,足以说明,社区老人对智慧养老设备和服务接受度较高,但认可度有待提升,且其需求集中于关系需求层次,更希望获得亲朋好友得情感支持与陪伴。
  图为团队成员对社区书记、社区工作者访谈
  深入交流:谈心倾听,勾勒需求清晰画像
  除了在活动现场、院落之内对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社区居委会的会议室中、前往院落的路上,团队成员还对7个调研社区的1-2名社区书记和社区工作者进行访谈,并前往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智慧大厅进行补充调研,且在社区工作者的带领和老人的主动邀请下,入户与老人交流。
  在“你一言”、“我一句”的沟通中,在双方眼神交汇之中,团队成员感受到老人的热情,倾听到其对个人故事和家庭故事的分享,探寻到其对生活现状的期许,也在此中与老人产生了些许共鸣。
  图为团队成员入户与老人交流
  为满足老人养老需要,街道和社区提供了多种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实时监测社区状况,立体地图呈现街道全貌;一键呼叫连通急难时刻,家属社区街道三方相应;菜鸟课堂教学手机使用技能,代买服务解决出行不便难题;“乐修匠”品牌提供多样形式的维修服务,磨刀维修直解生活琐事之困;生命体征检测、防走失设备持续守护健康安全,助浴助餐服务让温暖渗透日常点滴……
  座谈交流:凝聚共识,探索服务升级实践路径
  调研结束后,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组织街道内各社区书记、团队指导老师、团队成员共同开展以“智慧养老”为主题的座谈会。
  会中,团队成员就调研内容和调研成果向与会人员进行汇报。同时,团队指导老师阐述了社会工作在智慧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并介绍了西北大学哲学学院社会工作系的师生在该领域的实践及其成果。此外,与会人员就社区目前的智慧养老服务开展情况、困境、解决方法进行交流,氛围和谐融洽。
  图为团队参加座谈会
  调研总结:细节中见真章,实践中寻突破
  秦川风暖,银龄情牵。此次活动是团队成员深入社区基层、探寻智慧养老的重要实践,团队期望以此契机,持续关注、不断探索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及老人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之上做出相关实践,让智慧养老兼具技术精度与民生温度,助力银龄群体安享幸福晚年。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