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探索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的路径,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老同舟·村兴共济”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2日赴陕西省西安市姚家沟村开展实地调研。该村近年来通过盘活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逐步成为近城型乡村振兴的典范。实践队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观察,并与村委会成员进行面对面访谈,旨在总结该村三产融合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模式。

实践队成员与村委会成员合影 朱诗瑜摄
区位优势赋能:从“小窑村”到“网红村”的蜕变姚家沟村位于狄寨街道西南侧,鲸鱼沟北岸,距市区仅数十分钟车程,兼具生态资源与交通便利性。实践队抵达姚家沟村后,一路走访观察发现,该村创新整合沟畔闲置空院资源,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运营公司,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民宿产业。目前全村已出租多户村内院落,在靠山沟一面打造了“万林茶苑”“姚院家常菜”“鹿鸣栖迟”“窑Yall咖啡·茶”等特色民宿餐饮场所。这些店铺不仅雇佣当地村民带动就业,更吸引了大量游客,使昔日的“空心村”跃升为市民休闲打卡的“网红村”。尽管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村内公共基础设施仍在完善中,保留着原始乡村意蕴,但大量创业者正积极修缮入驻,展现了姚家沟村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

山sea花店铺 朱诗瑜摄

沐云店铺 程萌萌摄
三产融合实践:生态资源撬动城乡消费市场实践队通过与村民访谈了解到,姚家沟村充分发挥“绿色生态+城市近郊”的叠加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依托竹林、鲸鱼湖等自然景观,发展樱桃、杏等水果采摘体验项目,成功构建了“春季赏花、夏秋摘果、全年品民宿”的全季产业链。该村位于西安近郊,毗邻白鹿原等景区,精准承接城市消费需求,着力打造周末短途旅游目的地,为市民提供集观光采摘、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吸引游客前来享受乡村休闲时光,有效实践了“以城带乡、以旅兴农”的发展理念。

姚家沟村路标 朱诗瑜摄

实践队访谈村民 柯晓摄
村集体监管:“运营公司+农户入股”助力乡村发展最后,实践队走访村民委员会,深入了解村集体在乡村振兴中的效能。通过访谈了解到姚家沟村集体采用“运营公司+农户入股”创新模式,对闲置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这一模式既保障了村民稳定的分红收益,又促进了产业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促进新老村民融合、有效协调新老村民间的矛盾与冲突方面,村集体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机制,集体经济组织的潜在作用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发挥。

实践队成员对村委会成员进行访谈 柯晓摄
本次实地调研使实践队清晰认识了姚家沟村从“小窑村”到“网红村”的华丽蜕变。其核心经验在于:以党建为引领,以生态资源为基底,以集体经济组织为纽带,成功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立足乡土特色,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键作用,着力推动新老村民融合,方能凝聚合力,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