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诗韵探行进社区,雅句传薪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5-08-07 关注:

来源:“诗韵探行,雅句传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2025年7月7日下午3时,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诗韵探行,雅句传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走进泰州市斜桥社区,开展“诗歌文化润童心”主题活动,致力于推动诗歌文化在小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与传承,以多元形式为儿童送上文化盛宴。
当日下午2时30分,该团队提前抵达社区活动室,团队主讲成员李婉婷反复核对教案,其余志愿者们采取分组工作模式。3时整,活动正式开始。李婉婷以唐代诗人韩愈的《答从叔愈》引入主题,通过讲述诗人与小孤山的渊源,引导孩子们齐读古诗、认读生字。在“生字卡片”环节,孩子们分组寻找藏于教室角落的卡片,认读“砥”“澜”等字并组词。
诗词互动后,活动进入知识拓展环节。李婉婷切换PPT,以“宇宙的奥秘”为主题,通过图片和模型介绍太阳系构成、航天器分类等内容。“火箭为什么能飞向太空?”孩子们踊跃提问,团队成员李婉婷举起模型解释:“燃料燃烧产生推力,就像气球放气时会飞走一样。”知识总结环节,当主讲人抛出"航天器如何分类""人类航天探索起点"等问题时,孩子们纷纷踊跃举手作答。"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20世纪初随着飞行器发展正式开启!"稚嫩却准确的回答接连响起。据现场观察,超过80%的参与者能正确复述关键知识点,一位同学还主动补充了"中国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的史实,展现出对航天知识的扎实吸收。
活动下半场的手工创作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主讲人李婉婷通过投影仪分步骤演示传统折纸窗花制作流程,孩子们在团队成员指导下使用安全剪刀、彩色卡纸等材料进行操作。志愿者们采取分组指导模式,既协助低龄儿童完成折痕对齐、花纹描绘等精细动作,也引导老年参与者与儿童结对合作,现场"先这样对折""这里要画圆一点"的指导声不断。约二十五分钟后,首批作品陆续完成,孩子们高举着各色窗花争相展示:"我的窗花有六片花瓣,像真的花一样!""我剪的是五角星,准备送给老师!"活动室内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与投影屏上的制作教程形成温馨图景。
活动尾声,团队成员朱琴对参与儿童进行采访。一名女童兴奋的说“我最喜欢找卡片游戏,像寻宝一样!”。当被问及活动收获时,八岁男孩认真回答:“我记住了‘中流砥柱’的意思,还知道了火箭有推进器!”家长王女士表示:“这样的活动既让孩子接触传统文化,又培养了动手能力,非常有意义。”
下午5时,活动在集体合影中圆满结束。孩子们与志愿者手持窗花作品,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相机快门声中,诗词的韵味、探索的热忱与童真的欢笑,被永久定格。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