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申兰静)为深入贯彻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规划,响应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号召,河南城建学院精心组织了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近日河南城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美乡村同音筑梦”推普志愿服务队于7月24日至30日在社旗县展开了为期一周的推广普通话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服务家乡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图为队伍出发前合影 申兰静 供图)
在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走进幼儿园和小学,面向留守儿童和学龄前儿童开展趣味推普小课堂,通过朗诵儿歌讲述绘本故事情景对话等形式,寓教于乐,激发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帮助他们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针对乡村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准备外出务工或从事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村民,服务队开设了“实用普通话技能提升班”,课程内容贴近生活和工作场景,重点训练日常交流、应聘面试、产品介绍、线上沟通等实用口语技能,助力他们提升沟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志愿者们还与部分村基层干部进行了交流座谈,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语言沟通难题,并分享了使用普通话进行政策宣讲、群众沟通、公文处理的技巧与经验,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服务队也关注到乡村留守老人和妇女群体。通过入户走访、发放普通话简易学习手册组织小型茶话会等形式,耐心教授日常用语,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增进与外界信息的沟通交流,减少语言隔阂带来的不便。
(图为队伍在社区宣传普通话 许益纶 供图)
在活动形式上,志愿者们不仅采用集中授课专题讲座等传统方式,还积极创新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学习资源录制方言与普通话对照的微视频,开展普通话乡村大喇叭广播,举办小型朗诵比赛等,使推普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易于接受,有效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
此次河南城建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旗行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了当地重点人群的普通话应用能力,为社旗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语言文化动能,也展现了城建学子心系乡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乡村振兴,语言先行!展望未来,志愿者们不断努力用普通话点亮乡村的希望,用青春汗水书写振兴篇章,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