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凤凰衔彩,畲火相传”——外院学子暑期三下乡,助力发扬畲族文化

时间:2025-08-01 关注:
“凤凰衔彩,畲火相传”——外院学子暑期三下乡,助力发扬畲族文化
   
    7月1日至4日,外国语学院“赴景宁拾古韵・非遗振兴实践团”奔赴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开启畲族文化寻根与传承之旅,以青春之力为非遗振兴注入新动能。
深扎畲乡:解码文化基因
    团队成员深入博物馆及畲族文化中心,系统了解畲族文化的发展脉络。在博物馆,通过展品与讲解,成员们深入了解畲族迁徙史、发展史,以及与景宁这片土地的深厚情缘。随后,团队成员来到畲银文化中心,探究畲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每一件精致的银器,都诉说着畲族人民朴实而精致的生活哲学——从日常的服装配饰,到待客的茶饮器具,再到隆重的婚嫁礼俗,无不渗透其中。队员们还探访了非遗传承人,观摩并亲身体验畲族刺绣、编织等非遗工艺。虽然手法生疏,但一针一线都倾注着他们对畲族文化的热爱与敬意。
     景宁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以梯田和茶叶种植为特色的农业景观。队员们深入畲族农耕区域,与当地农民一同耕地、播种、浇水,在实践中感受畲族深厚的农耕文化,学习传统的农耕技艺与智慧。田间地头,尽管汗流浃背,队员们脸上却始终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队员们积极开展了生态保护宣传活动,制作了融合汉、英及畲族文字的宣传单,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和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
 
文旅赋能:激活发展动能
      面对畲乡的美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团队成员对当地旅游业发展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深入村落和“畲乡之窗”景点,实地考察旅游资源,采访旅游管理部门,分析资源优势与不足,并与当地负责人深入交流与探讨,提出发展建议。队员们调研了解到,当地通过研学旅行模式传播畲族文化,不仅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也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景区内丰富的特色文化遗产展示与体验项目,如民俗歌舞表演、传统服饰展示、特色乌米饭制作与品尝等,也会吸引众多游客。
      队员们认为,景宁独有的畲族文化资源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坚实基础。但是当前仍面临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团队提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建议,获得了当地负责人的高度认可。
 
薪火相传:拓宽传播半径
     为让更多人了解畲族文化,实践团队深入当地社区开展了宣讲活动。队员们以英语为媒介,向居民们生动介绍畲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同时,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将此次“三下乡”的见闻与收获制作成双语配音短视频,借助新媒体与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推动了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实践团通过双语口述史采集,构建了畲语/汉语/英语文化档案库,有效增进了当地居民对畲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借助新媒体平台展示畲族非遗技艺,营造了良好的传承氛围,促进非遗保护与发展;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居民与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推动了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文旅融合建议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此次实践,队员们不仅深化了对畲族文化的认知,更锤炼了实践与协作能力。他们以青春担当诠释文化传承使命,让畲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为民族团结与文化自信写下生动注脚。
(文:李涵/图:李涵、许正业、王辰阳、胡佳佳/审核:王宇/审校:储常胜/终审:李鑫)


 
 
作者:“凤凰衔彩,畲火相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 来源:“凤凰衔彩,畲火相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