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百千万工程】沙韵青耕踏沙行:广财学子助农兴旅,绘就大沙振兴卷

时间:2025-07-30 关注:
  
  7月5日,广东财经大学沙韵青耕实践团一行来到江门开平市大沙镇进行实地调研。本项目聚焦大沙镇茶、水、果、米、花等丰富的生态产品资源,针对其品牌知名度不足的现状,以“文旅融合、农旅联动、电商赋能”为核心,通过引入大学生力量,开展电商运营、农产品直播销售等培训,助力大沙镇完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烈日下的茶香之约:天露山茶园里,我们与茶农共赴一场关于大沙茶的邂逅
  实践的第一天,我们便循着茶香走进了天露山山脚下的天露仙源茶叶园。在这里,我们沉浸式见证了一片茶叶从枝头到成品的蜕变。看茶农指尖翻飞间摘下鲜嫩的芽叶,看制茶师傅在铁锅前专注地翻炒、揉捻,每一道工序都藏着大沙茶独有的韵味。茶农阿姨教我们辨别茶的最佳时机:“要选这种刚冒头的一芽两叶,炒出来才香。”
  图为沙韵青耕实践团来到天露仙源茶叶园向当地茶农学习采茶。陈洁莹 供图
  图为沙韵青耕实践团采访茶农阿姨。陈洁莹 供图
  会议室里的大沙故事:书记道尽山水产业情,我们接下助农兴旅的接力棒
  离开茶香萦绕的茶园,7月7日,广东财经大学沙韵青耕实践团与大沙镇就本次百千万工程开展了座谈会,我们与大沙镇的缘分在这场充满诚意的会面中继续升温。大沙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团委书记梁添发与大沙镇团委委员梁宇康、李炜勤、梁淑敏一起向我们细致地介绍了大沙镇,“咱们大沙镇坐拥天露山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超过70%,光是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就有十几万亩,空气里都是负氧离子的味道。”同时,梁添发书记也说到,交通不便让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带货人手不足,电商渠道没打开,好多农产品丰收了却愁销路。文旅方面也一样,虽有天露山、大沙河水库这些好景致,可宣传力度不够,配套设施还得完善,游客来了留不住、难再来,镇里正在尝试发展“农业+文旅”的融合模式,却苦于缺乏专业的策划和推广,而我们的到来,对他们来说是场及时雨。
  图为沙韵青耕实践团于大沙镇团委书记梁添发及大沙镇团委委员梁宇康、李炜勤、梁淑敏开展座谈会。陈洁莹 供图
  图为沙韵青耕实践团于大沙镇政府工作人员合影留念。陈洁莹 供图
  直播间里的大沙故事——沙韵青耕实践团带货助农,让茶香与风光“走出大山”
  会后,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创立了专属的直播账号,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有人负责策划内容,有人专注拍摄剪辑,一系列预热视频应运而生。这些视频里,有天露山的秀丽风光,有大沙茶基地的采茶场景,有农特产品的原生态模样,提前为直播积攒了不少人气。直播当天,团队成员们各展所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有的成员凭借着能说会道的口才,详细介绍着每一款产品的特点:大沙茶的醇厚回甘,丝苗米的晶莹剔透,濑粉的清甜爽口……将产品的魅力娓娓道来;有的成员在镜头前与观众热情互动,及时解答大家的疑问,营造出热闹非凡的直播间氛围。
  图为沙韵青耕实践团直播现场。陈洁莹 供图
  听讲解员翻开大沙的红色篇章:战史展览馆里,我们触摸到这片土地的精神密码
  7月9日,广东财经大学沙韵青耕实践团参观了大沙镇人民革命斗争史展览馆。这份红色之旅的开启,源于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暖心安排——他们主动提出带我们走进大沙人民革命斗争史展览馆,还特意请来专业讲解员,说要让我们好好听听这片土地的“热血故事”。展馆内,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实物静静陈列,讲解员的声音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时光的闸门。她指尖划过墙上的地图,从抗日战争时期讲起:当地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以天露山为天然屏障,用锄头当武器、以岩洞作堡垒,组建起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那时候条件苦啊,战士们揣着红薯当干粮,夜里就睡在山林里,可没人喊过一句累。”她指着玻璃柜里的破旧草鞋,眼里闪着光,“就是凭着这股子劲,他们一次次击退敌人,守住了家乡的烟火。年轻人啊,就得多听听这些故事。”红色的记忆淬炼灵魂,每一寸土地都值得被深爱。
  图为大沙镇工作人员向沙韵青耕实践团讲解大沙人民革命斗争史。谢洋 供图
  大沙镇的“慢时光”图鉴——在氧吧里深呼吸,于整洁小镇邂逅日子的诗意
  大沙镇的五天,是首舒缓的诗。这里空气清新,堪称“都市天然氧吧”;小镇精致整洁,主干道串联家家户户,小店有乡土气息又显清爽,不见垃圾,垃圾桶与环境相融。镇里绿道沿溪蜿蜒,凉亭里老人闲谈,傍晚红霞似橘子汽水色,尽显“岁月静好”。基础设施贴心,停车场整洁、指示牌清晰,农家乐有新鲜食材也能连高速WiFi,传统与现代平衡得宜。大沙镇的魅力在于“久处不厌”的舒适:可看云海、茶园发呆、傍晚散步、听虫鸣入眠,让人脱离束缚彻底放松。它用整洁、舒适与自然诠释着:真正的诗和远方,藏在用心经营的日常里。
  图为大沙镇远山含黛,近水凝碧的秀丽自然风光。谢洋 供图
  图为大沙镇整洁雅致,淳朴闲适的乡村风貌。谢洋 供图
  结语
  大沙镇的生态产业,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优雅转身,每一片茶叶、每一份农产都是自然与匠心的结晶;它的文旅价值,在于既能让人在清新山水间洗涤心灵,又能在红色记忆中汲取力量,在乡村慢生活里感受诗意。相信在未来,随着更多像我们一样的青年力量的汇入,大沙镇定能持续焕发独特光彩,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用生态底色与发展亮色,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而我们,也会带着这份实践的馈赠,在青春的赛道上继续奔跑,让所学服务于更多需要的地方,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作者:广东财经大学沙韵青耕实践团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沙韵青耕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