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厦门大学实践队赴五寨县开展校地青年交流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5-07-29 关注:
2025年7月10日至7月18日,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创意五寨・美润丰年”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山西省五寨县,开展为期9天的校地合作暑期社会实践。实践期间,实践队参与“青聚五寨·筑梦同行”校地青年人才交流汇,并发挥专业所长,承担活动整体视觉设计工作,为五寨县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系统调研先行 视觉体系筑基

为确保交流活动的专业性与文化适配性,实践队在前期对五寨县文化资源禀赋进行了系统性调研。基于实地考察获取的信息资料,团队完成了从概念策划到落地执行的全套视觉设计方案。设计工作重点集中于活动主视觉系统的创建,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对五寨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与创新转化,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核心视觉符号体系,为整个交流活动建立了统一、规范的专业视觉形象基础,显著提升了活动的识别度与传播效能。

青年汇聚五寨 多元视角碰撞

本次"青聚五寨·筑梦同行"校地青年人才交流汇活动汇聚了来自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40名实践队员及五寨县本土优秀青年代表。各团队围绕“甜糯玉米”、“荷叶坪”、“八大角秧歌”等五寨特色的关键词,展开精彩纷呈的“故事接龙”。为后续深度交流奠定基础。
在核心环节“青年说”专题研讨中,各团队聚焦五寨县发展的关键议题展开探讨。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实践队成员依托扎实的前期田野调查与专业研究积累,就地方品牌建设、文旅融合开发、传统工艺创新应用等方向提出分析框架与初步建议。五寨本土青年则结合在地经验,对在地产业实际状况、文化传承挑战及社区发展需求进行了具体阐释。高校学子的前沿视角与本土青年的实践认知在研讨中形成有效互补,为区域发展策略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依据。

非遗活态传承 深化文化认同
 
交流活动特别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体验环节,组织展演了五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大角秧歌”。两位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教学示范,校地青年共同参与秧歌动作实践。该环节有效促进了跨地域青年群体的文化认知与情感联结,为校地长效合作奠定了文化认同基础。实践队员们表示,此类文化实践是链接校地合作、深化相互理解的重要纽带。
 

深化校地协同 探索长效模式

据悉,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创意五寨・美润丰年”实践队以本次“青聚五寨·筑梦同行”校地青年人才交流汇为终点,圆满完成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凭借扎实的设计专业能力,精准对接五寨发展需求,深度参与并有力支撑了五寨县“校地供需精准对接—智力实践深度融合—发展动能协同激活”三位一体人才引育模式的实践探索。通过系统性构建活动视觉体系、创新转化地域文化符号,实践队不仅保障了本次活动的专业运行与高效传播,更将设计智慧深度融入地方品牌构建与文化传承的具体环节,切实发挥了链接校地资源、激活创新思维的核心纽带作用。
展望未来,实践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与五寨县的校地合作,致力于将高校设计创新力与地方发展需求进行更深层次、更可持续的融合,为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厦大学子的专业智慧与青春力量。
 
作者:厦门大学创意五寨・美润丰年实践队 来源: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