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仲夏寻根,药者探源”宣讲团积极响应号召,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柿树岗乡开展三下乡活动,用青春行动书写温暖与传承。他们满怀热忱奔赴敬老院,为老人们进行量血压、测血糖、按摩推拿等义诊,并送上中药艾草锤,用实际行动关爱老人健康,传递温暖与关怀;走进校园,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如中医知识科普、中药辨识、香囊赠送等,为孩子们播撒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他们以青春力量,在实践中践行着青年担当,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
敬老院里的 “青春陪伴”:温情与健康同行
在肥西县柿树岗乡的敬老院,实践团队开启 “温暖模式”。成员们围坐在老人身旁,陪聊家常、倾听岁月故事,用表演的歌曲、舞蹈驱散午后沉闷;更贴心准备中医药主题小礼物,香囊、艾草锤等带着淡淡药香,让老人把 “健康关怀” 揣进怀里。

图为看望老人,赠送小礼物 张萍 供图
健康服务同步上线:团队携带简易诊疗设备,为老人测血压、血糖,结合中医推拿手法缓解肩颈不适。“孩子手法好,按完肩膀松快多咯!” 李奶奶的夸赞,成为团队最珍贵的收获,让青春力量化作照进敬老院的 “暖阳”。

图为给老人测血糖 廖箴言 供图
校园里的 “中医课堂”:把文化 “装进口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 柿树岗乡中心学校 热闹开场。课堂上,团队化身 “中医小老师”,带着艾叶、紫苏等药材教学生制作香囊 —— 称量、填充、缝囊,驱蚊、安神等不同配方,让孩子们边做边学药材功效,亲手把中医药 “装进口袋”。
文化讲解环节同样精彩:从 “医圣” 张仲景的故事,到太极拳的起源,成员们用趣味讲述串联起中医药的千年脉络。“原来中医藏着这么多智慧!” 学生们的惊叹,印证着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让古老传承在青春课堂焕发新生。

图为授课结束后和孩子们的合照 李雪美 供图
非遗文化的“温馨传承”:将文化传承下去
团队携手村民走进乡村非遗 “宝藏地”。名人故居中,岁月沉淀的故事在讲解里重焕生机;历史遗址旁,先辈的足迹透过实地探访变得清晰可触。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纽带,让村民在沉浸式学习中,读懂家乡历史的厚重底蕴,唤起对本土文化的珍视与热爱。

图为介绍文化遗址 包悦悦 供图
从敬老院的温情陪伴到校园里的文化播种,从非遗遗址的探访到乡村智慧的碰撞,安徽中医药大学的“三下乡”活动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乡村的肌理。实践团队的成员们用专业技能传递健康,用青春热情点燃文化传承的火种,更在服务中读懂了“担当”二字的分量。正如团队队长所说:“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次义诊、一堂课,更是青年与土地的对话,是传统与现代的相遇。”这场青春与乡村的邂逅,注定会在时光里留下温暖的印记,让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之路,因青春力量而愈发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