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红色记忆永传承

时间:2025-07-13 关注:
红色记忆永传承——安徽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探访郎溪县新乡镇革命遗址,追寻先烈足迹
在宣城市郎溪县新乡镇,革命历史的印记依然清晰可见。从姚村镇苏维埃政府旧址的斑驳砖墙,到毕桥镇烈士陵园内夏雨初烈士的巍峨丰碑,这片土地承载着皖南地区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近年来,郎溪县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推动革命遗址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毕桥镇烈士陵园——夏雨初烈士的精神丰碑
实践团队成员走到毕桥镇烈士陵园内,夏雨初烈士的墓碑巍然矗立。夏雨初(1903-1928),郎溪毕桥人,是安徽早期共产党员之一。1927年,他组织郎溪农民暴动,成立皖南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后因叛徒出卖被捕,英勇就义时年仅25岁。
“夏雨初烈士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就义前高呼‘共产党万岁’。”毕桥镇烈士陵园讲述人动情地向实践团队成员讲述道。他的事迹被载入《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成为郎溪人民心中的英雄。
毕桥镇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2021年郎溪县对其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如今,陵园占地20亩,分为纪念碑广场、英烈事迹陈列馆和烈士墓区三部分。院墙上,夏雨初的生平介绍、斗争场景油画等展品,展现了他的革命历程。实践团队成员深入学习夏雨初等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与精神后,无不为其深深触动。
实践团队成员听讲解员讲述夏雨初烈士事迹 (王照乾 供图)
姚村镇苏维埃政府旧址——皖南革命的星火之地
姚村镇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郎溪县新乡镇姚村,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建筑,青砖黛瓦间仍能感受到当年的革命气息。1934年,在方志敏等革命先辈的领导下,皖南地区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姚村镇成为郎溪县最早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地方之一。 
实践团队成员走入到小小的徽派建筑内,学习了解着墙上所叙述的一段段历史。“当时,苏维埃政府在这里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组建赤卫队,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顽强斗争。” 姚村镇负责人介绍道。尽管苏维埃政权仅存数月,但它点燃了郎溪革命的星星之火,为后来的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
苏维埃政府旧址内部英烈简介 (刘乐乐 供图)
实践团队成员在与旧址的讲解员的交谈中了解到,由于年久失修,姚村镇苏维埃政府旧址曾一度面临坍塌风险。2020年,郎溪县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修复,并设立红色教育基地。如今,走进旧址,可见复原的苏维埃办公室、赤卫队指挥部等场景,配合图文展板和实物陈列,生动再现了当年的革命岁月。
“我们不仅修复建筑,还搜集了大量历史资料,包括当年赤卫队员使用过的土枪、斗笠等文物。”姚村红色文化讲解员介绍。该旧址每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成为当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景课堂”。
团队成员向讲解员了解旧址历史 (刘乐乐 供图)
从姚村镇苏维埃政府旧址到毕桥镇烈士陵园,郎溪县新乡镇的每一处革命遗迹,都是峥嵘岁月的见证。在这里,历史并未远去,而是化作奋进的力量。保护红色遗产、传承英烈精神,郎溪正走出一条以红促绿、以文兴业的特色发展之路。
撰稿       王照乾
供图       王照乾 刘乐乐
信息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作者:王照乾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