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引导青年学子服务基层、反哺桑梓,江苏大学“筑梦”社会实践团队于今年暑期返回家乡,深入社区与校园,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家乡中展现青春担当,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团队成员任文倩、彭妍率先投身社区环境美化工作。她们拿起清洁工具,穿梭在社区街道、绿化带及公共活动区域,俯身捡拾散落垃圾,细致清理卫生死角。烈日下挥洒的汗水,换来了社区面貌的焕然一新。“看着社区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更干净整洁,特别有成就感。家乡的美丽,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维护。”任文倩说道。她们的行动不仅美化了环境,更传递了爱护家园、共建共享的文明理念。
(图为实践团志愿者为居民倾倒垃圾。任文倩 供图)

(图为实践团志愿者为居民倾倒垃圾。彭妍 供图)
成员蔡天鹏选择回到培养他的家乡中学,助力大学招生宣传工作。他热情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与家长,详细介绍心仪大学的专业特色、培养优势、校园生活及招生政策,耐心解答各种疑问,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宝贵的学习经验。“能回到母校,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学弟学妹们少走弯路,选择更适合的未来,这份‘反哺’之情让我感到无比充实。”蔡天鹏表示。
(图为实践团志愿者返回母校招生。蔡天鹏 供图)
在镇江京口社区活动中心,成员杜羽童开设的公益书法课堂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她耐心讲解握笔姿势、基本笔画,从“横平竖直”开始,手把手指导孩子们感受汉字的结构之美与笔墨的韵味。课堂不仅传授了书写技巧,更注重引导孩子们体会书法艺术中蕴含的专注、耐心与修身养性的文化精髓。宣纸上的墨香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交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小的心灵中悄然生根发芽。
(图为实践团志愿者开展社区书法课堂合影。杜羽童 供图)
与此同时,成员潘子凌在家乡小学开启了别开生面的暑期公益课堂。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课堂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赵阳用知识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亮丽色彩,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探索广阔世界的窗口。
(图为实践团志愿者为家乡小学孩子们上课。潘子凌 供图)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中,“筑梦”团队的成员们扎根基层沃土,将小我融入家乡建设的大我之中。他们在服务中了解社情民意,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品格,在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深刻体会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家乡的沃土滋养了他们,他们更应用所学所知回馈家乡。
(通讯员:潘子凌 曲书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