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5 关注:
来源: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参观西藏江孜帕拉庄园》
为传承红色基地、深化主题教育,8月13日前往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帕拉庄园红色基地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初心使命。
该基地是西藏大贵族帕拉家族的主庄园,始建于17世纪,现存建筑为1937年迁建后的遗存,是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贵族庄园,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帕拉家族有400多年历史,族先是藏堆王从年楚河上游强旺地方一座寺院中抽到不丹管理普拉康寺的喇嘛,后因率五百户丁返藏有功受封江孜重孜沙鲁地方作为薪俸 。帕拉庄园原建于江孜江嘎村,1904年英军入侵时被焚毁,抗英战争结束后,迁到江孜城西南年楚河另一侧的班久伦布村 。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介绍了帕拉庄园的建筑布局与结构,庄园主体建筑为3层楼房,现存房屋57间,后面还有一个大花园,合计5000余平方米 。一层是仓库、朗生以及牲畜的用房,二层是工作人员住房和管家房间,三层是宗教和领主生活用房,包含经堂、卧室等房间。其次介绍了内部陈设与文物遗存,1.奢华生活用品:大展厅中陈列着庄主当年遗留下来的名贵食品、餐具、高档服饰、名表、洋酒、洋烟、药品等,卧室中金银玉器琳琅满目,女主人卧室还有各种奢侈品包包、进口化妆品等 。2.宗教用品:经堂陈设考究,经书、佛龛保存完好,房内雕梁画栋,凝聚了匠人的匠心独运 。3.刑具与监狱:主体大楼楼道中陈列着皮鞭、脚镣等刑具,庄园中还保存着旧时的监狱,是旧西藏贵族统治农奴的工具。最后给我们介绍了郎生院,帕拉庄园的正南面是帕拉家最大的朗生院,面积不到150平方米,曾生活过14户60多名奴隶,至今保持原貌的朗生院有13间拥挤、低矮、阴暗、形同牢笼的房间,与庄园贵族的豪宅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面,大家不时驻足深思,参观帕拉庄园,心情是复杂而沉重的,仿佛穿越回旧西藏那片被阶级壁垒割裂的土地,每一处细节都在无声诉说着两个世界的天差地别。走进庄园主的豪宅,雕梁画栋的经堂、摆满金银玉器的卧室、进口的奢侈品与精致餐具,无一不彰显着贵族生活的奢华。可转身走向不远处的朗生院,低矮的土房、拥挤的空间、简陋到近乎原始的生活用具,瞬间将这种奢华衬得刺眼——60多名奴隶曾挤在不足150平方米的地方,与庄园内的精致生活形成残酷对比。楼道里陈列的皮鞭、脚镣,更是冰冷地揭示着旧西藏农奴制下,贵族对农奴的绝对控制与压迫。
最让人触动的,是那些真实的生活痕迹:农奴孩子用过的破碗、庄主随手丢弃的进口钟表,一墙之隔,却是生与死、自由与禁锢的鸿沟。这里没有刻意的煽情,却用最直白的对比,让人体会到旧西藏农奴制的黑暗与残酷。
走出庄园,阳光洒在身上,才更真切地感受到如今平等与自由的可贵。帕拉庄园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历史的沉重,也让人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明白那些为打破剥削、争取平等而付出的努力,永远值得铭记。
此次参观活动,让我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洗礼。我们纷纷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以实际行动传承革命精神,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