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四川农业大学“青梦载新芽·新芽力场团队”受四川省财贸轻化纺行业工会委托的陈娟老师、贺国荣老师,走进成都市新津区中蓝晨光公司,围绕基层管理与员工发展展开专项调研。通过与班组长、人力资源部及工会负责人深度访谈,团队梳理出国企特色实践路径,为同类企业基层建设提供参考样本。
阶梯式成长:从技术骨干到管理中坚 中蓝晨光为基层员工搭建清晰成长通道,“师带徒”模式助力技术人才稳步提升。2009年入职的张俊华从中专生起步,在老班长带教下,两年多成长为班组长,深耕管理岗11年。“从技能到沟通,师傅允许试错却全程指导,让我懂了责任的重量。”他带领的团队多年零安全事故,成生产标杆。
本科毕业的温海峰经“一对一”技术指导掌握全流程工艺,借技能比武获奖积累积分,五六年跻身管理岗。“外部交流让我们跳出局限,成长特别踏实。”
多维度保障:让奋斗者有奔头、有归属 中蓝晨光构建管理(M序列)、专业(T序列)、技能(W序列)三条职业路径,横向可比、纵向贯通。人力资源部黄茜介绍:“技能序列高级技师待遇堪比高级职称,每月300元专项津贴显尊重。”
“能者上”机制点燃干劲。特项事业部副班长万明同备考二级技师:“拿证涨薪150元,培训费报销,方向明确。”一线员工年收入超12万元,“五险两金”外有商业保险,去年有员工重病获赔15万元;工会4000元高温补贴、生日福利等,让归属感真切可感。
协同生态:工会搭台奏共赢乐章 工会架起“连心桥”,每年10月收集员工意见,与行政方协商形成工资协议,近五年增幅稳定,职代会方案通过率100%。“员工对刷脸门禁有顾虑就上会讨论,对年金不理解就宣讲。”黄茜说。
图为青梦载新芽·新芽力场团队对中蓝晨光人力资源部黄茜进行访谈
文体活动聚人心,瑜伽室、健身房开放,篮球协会与趣味运动会轮番上演;去年员工家庭遇困,工会既按政策帮扶,又组织捐款,让温暖直达人心。
复合型培育:技术与管理双轮驱动
优秀班组长需兼具“硬技术”与“软管理”。有机氟事业部班长赵强将安全刻入日常,每周组织案例学习,现场强调规范操作:“化工容不得侥幸,安全意识要入骨髓。”他的班组设备故障率逐年下降,成安全样板。
图为青梦载新芽·新芽力场团队对中蓝晨光班组长赵强进行访谈
温海峰善用心理关怀:“新员工慢就多带,有情绪就聊,队伍顺了效率高。”
调研显示,中蓝晨光以成长通道、保障体系与协同机制,实现基层员工与企业“共生共荣”。从张俊华“11年坚守”到温海峰“比武突围”,基层骨干既传技术又注管理思维。随着智能化转型,这支队伍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为国企基层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经验。(稿件来源:杨书云;图片来源:徐婧恩)